【看见郑州】科技创新育出产业“繁花”

中原网 原创

2025-05-09 09:33

【看见郑州】——2025“首季奋进路”系列报道

科技创新育出产业“繁花”

在算力、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强势带动下,今年一季度,郑州工业交出一份亮眼的“科技答卷”。全市上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力促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工业新动能加速培育。全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1.5%、11.1%、9.6%。新产业投资不断扩大,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34.7%。高端智能产品产销两旺,3D打印设备、锂离子电池、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产品产量分别同比增长1.1倍、60.8%、58.3%、48.4%,限额以上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6倍、98.9%、38.5%、28.4%。

算力为王:超聚变一季度营收再度翻倍

产业向“新”,发展提“质”。郑州正在加快打造算力之城、人工智能之城、量子之城、氢能源之城,尽快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提到算力龙头企业,就不能不提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与服务提供商。超聚变落地郑州近4年来,补齐了河南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关键环。作为河南省重点引进的算力产业龙头企业,超聚变近年来布局河南的步伐不断加快。

4月16日,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探索者大会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启幕。大会以“共建智能体时代”为主题,设立主论坛和专场论坛,以“专题演讲+新品发布+圆桌论坛+展览展示”等形式全方位亮相。

今年恰逢超聚变成立4周年,在追问“我们是谁”的回答中,超聚变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坚持重构打破惯性,持续携手英特尔等全球伙伴,加速“冲上去”。2025年一季度,该企业营收实现再翻倍,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产销双增:宇通客车一季度累计销售客车9011辆

近日,国家统计局更新多省份新能源汽车一季度产量。一季度,河南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16.76万辆,位居全国第十位。

宇通客车一季度产销双增

去年,郑州市汽车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12万辆,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汽车产业是郑州市确定的战略支撑产业之一,汽车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全市拥有宇通客车、东风日产郑州工厂、郑州日产、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海马汽车、少林客车、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

生产整车14.7万辆、产值同比增长73%,这是今年一季度比亚迪郑州基地交出的“开门红”成绩单。作为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龙头,比亚迪落地郑州仅两年即带动产业链在航空港区周边聚集,基本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空调、座椅等零部件的本地化配套,助力一季度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6%。

从炎热的沙漠到寒冷的极地,宇通客车的身影无处不在,诠释了中国制造的韧性。

4月25日晚,宇通客车发布的2025年一季报显示,宇通客车营收达64.18亿元。根据此前发布的产销数据快报,宇通客车一季度生产客车8934辆,同比增长6.85%;销售客车9011辆,同比增长16.56%,产量销量同步增长。

凤凰涅槃:郑煤机将更名为“中创智领”

作为郑州高端制造的典型代表,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月28日发布多则公告,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并同步宣布启动内部煤机业务重组计划。郑煤机称,为使公司名称能更准确地反映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更好地提升市场形象,拟更名为“中创智领(郑州)工业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同步变更为“中创智领”。这一新名称主要寓意“中国创造、智能引领”。

历久弥新,向“新”前行。郑煤机近日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7.6亿元,同比增长0.93%;归母净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4.47%;扣非净利润9.9亿元,同比增长6.86%。

从算力集群到新能源车,从传统制造“智变”到新兴产业崛起,郑州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书写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答卷”。

本报记者 徐刚领 文/图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