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溪洋|篮板收集的星光
夏夜的热浪还没散尽,街头球场的钠灯就“滋啦”一声亮起。橘黄色的光晕裹着浮尘,把褪色的塑胶场地染成琥珀色。抱着篮球的少年们踩着影子涌来,他们的脚步声、笑闹声,还有篮球撞击地面“咚咚”的节奏,像有人在夜色里敲鼓,把整条巷子都吵醒了。
场边歪脖子槐树下,七个不同颜色的易拉罐堆成摇摇欲坠的塔——橘色可乐罐当“1”,绿色雪碧罐当“2”,最顶上倒扣的红牛罐是“0”。阿成总爱蹲在旁边,用半截铅笔头在罐身上反复描画,指甲缝里嵌着洗不净的白灰。每次有人投进关键球,他总要夸张地踢倒罐子,“哗啦”一声,惊得围墙上打盹的花猫炸着毛窜进隔壁院子。但第二天再来,他又会把易拉罐仔细摞好,还偷偷用胶带加固底部。“这些罐子比数学作业本可靠谱多了。”他边说边用袖子擦去罐身的泥点,露出被磨得发亮的“3”字。
最破旧的那个篮筐总聚着最多人。篮网早没了原来的白,被太阳晒得发黄,还破了好几个洞,投进的篮球穿过时,像钻进老渔翁松松垮垮的鱼篓。铁篮筐上的漆掉了大半,露出暗红的铁锈,可每当有人跃起投篮,它还是稳稳接住那些带着汗珠子的抛物线。记得去年暴雨冲坏了篮板,第二天张师傅就扛着自家木板来帮忙。锯末还沾在木板的纹路里,阿成凑过去摸了摸,小声说:“这木纹像不像流星尾巴?”张师傅笑着往他头上敲了个板栗:“小崽子就会瞎联想,这是给你们接住梦想的船板。”
休息时,少年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台阶上。汗水把后背的衣服浸出深色的印子,晚风裹着露水的凉意拂过,贴在背上又湿又黏。有人拧开冰镇汽水,“啵”地一声,气泡混着少年们的笑声冒出来。远处夜市飘来烤面筋的焦香,和球场上咸涩的汗味搅在一起,又被突然传来的吉他声撞碎——隔壁理发店的学徒总爱在打烊后抱着吉他练《少年锦时》。阿成望着篮筐发呆,生锈的铁环在钠灯下泛着微弱的光,他伸手去够,影子在墙上拉得老长。红背心小子凑过来踹他一脚:“别看了,再看篮板都要长眼睛了。”
但也总有投不进的球。那些骨碌碌滚到场边草丛里的篮球,沾着草屑,带着遗憾回来。穿红背心的小子总爱对着篮筐嘟囔:“下次一定。”弯腰捡球时,他后颈的绒毛被汗水黏在一起,像只倔强的小兽。而阿成会默默扶起倒下的易拉罐,用袖口擦去罐身的泥点,重新刻下歪歪扭扭的数字。“记着,每个没进的球都在给篮筐攒星光呢。”他说得认真,眼里映着篮筐铁锈斑驳的反光。
夜风渐凉,最后一个少年抱着球离开时,场边的槐树叶沙沙作响。阿成没有急着回家,他又蹲在记分罐旁,把歪倒的罐子一个个扶正。月光落在篮筐暗红的锈斑上,像撒了一把星星。张师傅钉的新木板上,木纹蜿蜒,恍惚间真的像留住了某个夏夜划过的流星。原来啊,那些没投进的球,那些落空的跳跃,都成了篮板上闪烁的光,在岁月里慢慢发亮。
作者简介:冰溪洋(系笔名),原名杨锡冰,河南信阳商城人,娱评人、资深博主,曾荣获责任中国——人民网2011年度、2012年度十大社会责任博客,人民网2014年度十大微博网友;央视网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精英博主奖、2012年度十大人气草根博主奖、2013年度十大草根名博;河南日报社顶端新闻2024年度顶端文学十佳散文创作者、2024顶端人气创作者TOP100;入围“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200名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