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佣金、联合经营、送客流,实体零售商家可以“火力全开”了
文/李乐
编辑/子夜
房租涨、人工贵、货压仓库,新顾客难吸引进店……“线下人气不行”一度成为众多实体老板们的烦恼。
近几年来,实体零售业正经历着不小的考验,但实体生意真的没救了吗?其实不然。
从多家零售趋势报告及数据中,连线Insight观察到,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对线下触摸质感、即时体验、社交氛围”的需求反弹,众多消费者因短视频和直播种草而增加线下消费频次。这背后的本质,其实是线下购物愉悦感和情感链接无法被替代。
本地零售的核心价值并未消失,甚至积攒着更大的爆发力,只是需要找到与时下消费者对话的新方式。
就在“五一”节前,抖音生活服务抛出了一揽子零售商家扶持政策——开店零佣金、联营模式、直播精准推给附近客人、到店消费不用愁退货。
更直白点说,不管是服装连锁店、母婴店、美妆店还是服饰小门店,只要你会用手机拍视频,就能把刷抖音的街坊邻居变成店里常客。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县城开服装店的刘姐,以前在线上卖衣服退货率太高,通过在抖音直播卖“19.9元鲨鱼裤”、“9.9元晒帽”以及服饰代金券(到店消费相当于打折券),街坊到店试了再买,销售额翻了几倍。
连线Insight通过实地走访、案例拆解与政策解读,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抖音生活服务这波政策到底有多香?究竟如何帮助商家做好生意?
1、实体零售商家都在愁什么?
实体零售的烦恼并非一朝一夕,不同细分领域的商家各有“难念的经”。
拿服饰鞋帽品类为例,仓库堆满过季款是服装老板的常态,为了更快跟上潮流和卖更多货品,不少服饰商家会选择线下门店+线上卖货同步进行的模式,但也会受困于退货率。
“去年尝试做线上服装生意,卖了10万退3万,剩下的货堆在仓库。”在杭州开线下店三年的店铺晓荷告诉连线Insight,每位消费者穿着方式、搭配以及体态不同,有些人觉得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便会选择退货,看似热闹,但算下来赚得不多。
母婴店商家也有自己的难题。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东西极为谨慎,质量、安全、品牌,一样都不能马虎。这就导致母婴店的选品特别难,而且母婴产品更新换代快,新的品牌、新的产品不断冒出来,不跟上潮流,顾客迅速就被分流。
客流获取的艰难困境更让不少母婴商家举步维艰。“小城市人口分散,宝妈们要么在小区群接龙拼团,要么被一些低价秒杀吸引,我们连精准触达的渠道都找不到。”衢州市衢江区的母婴店老板李哥向连线Insight感叹道。
他曾经试过线下发传单、在当地人流较大的超市外投电梯广告,小城市流量分散,几千块投下去,却只来了十几个顾客。
周冰在河南郑州的商场里开了一家美妆个护店,很多顾客就是顺路进店看看产品,很少有深度体验,“我们这种老店除了熟客,很难吸引新客。”据她讲述,营销能力不足也成为店铺致命伤。
网红品牌凭借“打卡营销”、“联名款”迅速抢占市场,而许多线下门店也试图拓展多元化的客源渠道,但因缺乏内容运营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将线下体验转化为消费决策。
在走访中,连线Insight发现,品牌以及商家们面临的是成本、客流、效率的三重困局:
一是成本高企。房租、人力、库存占用大量现金流,线上运营人员、投流成本也压缩了部分利润空间。
二是客流难寻。传统地推、广告投放成本高且不精准,许多品牌尤其是县域商家,面临投放效果差的窘境。
三是效率低下。部分品牌缺乏数字化运营工具,无法实现“线上种草—线下体验—二次传播”的闭环。
究其根本,不是消费者不需要实体店,而是实体店、品牌需要更懂消费者的新需求,用新玩法激活本地线下消费。
2、免佣金、给流量,商家必须要抓住新的红利
以前做生意,抓住风口就能翻身——档口经济、夜市经济、电商经济,都让一批吃螃蟹的人赚到了钱。但“早期吃肉、后期喝汤”,现在这些赛道越来越卷。
抖音这次搞的“线上本地生意”,就是普通商家能抓住的新红利。此次提出的“线上本地生意”,本质是重构人货场关系,砍掉冗余成本,用场景化体验激活消费热情——这里没有全国性品牌的碾压,没有高昂的流量成本,只有对本地生活圈消费者的精准触达。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提炼了这次政策的核心机会点:
1、零佣金开店。据官方公告,抖音生活服务将对新入驻的品牌直营商家,给予2025年零佣金政策,例如服饰鞋帽类商家在2025年6月30日前入驻即可享受零佣金。对商家而言,这是最直观的红利,卖100块赚100块。抖音生活服务在固定期间的零佣金模式,让商家边际成本趋近于零,商家卖多少赚多少。对于实体商家而言,能有效降低成本。
除此之外,门槛也在针对不同类型的商家做定向调整。美妆个护、母婴购物、食饮酒水类知名品牌在满足一定生意规模及线下门店数量后,也可享受该政策,已经在平台展开经营的相关类目商家也不用担心,品牌可直接享受5月1日至12月31日零佣金政策。
2、精准同城流量,成为五公里生活圈的流量聚集利器。针对美妆个护、母婴购物、食饮酒水等零售行业里的优质商家,抖音生活服务将额外提供给本地推广告流量1:1对投政策,流量成本下降50%。众所周知,抖音直播和短视频可选择“区域推送”,吸引附近顾客,提升进店率。

现在到店团购和直播自带“区域流量”,可以精准推给附近5公里、10公里的用户。比如商家在三四线城市开服饰店或者美妆体验店,直播卖代金券,抖音会自动推荐给周边居民,来的人都是精准客群。人少的时候开播,人多的时候关播,灵活控制客流,完全不用担心忙不过来,尤其适合小城市的商家,可以低成本覆盖周边消费者。
3、到店消费闭环,到店体验反哺线上。一般来说,顾客线上买券、线下核销,没有退货纠纷,还能靠服务提升客单价。例如像服装店、母婴店这类需要试用的行业,顾客买了代金券直接到店消费,试穿满意再买,既减少了退货纠纷,还能带动更多消费。顾客到店后拍摄短视频分享,还能再次形成“内容-流量-消费”的裂变效应。
4、借联合经营模式突破空间限制。考虑到部分无实体品牌专卖店的商家,抖音生活服务推出了联合经营模式,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帮助品牌扩大曝光度,促进交易转化。例如日化品牌可以和抖音里已经开展经营的日用商超合作,平台搭线,把自己的品牌商品放到线上大超市里,消费者下单后到合作商超提货,品牌省去开店成本,同时GMV全部返佣,商超获得引流收益,消费者享受低价便利。

抖音生活服务扶持政策,图片来源于官方微信公众号
此外,抖音生活服务推出了优质外贸专品政策以及平台经营生态策略等,为商家创造更健康的营商环境。抖音生活服务这次推出的“五大扶持举措”,简单总结就一句话:“帮你省钱、帮你获客、帮你多赚钱”。
抖音每次推新政策,越早参与的商家能越早吃到红利。比如之前的“团购达人”,第一批商家靠低价套餐引流,现在早早回本。这次针对实体店的补贴,平台投钱又投流量,对实体零售商家来说是一次值得关注的机会。
3、机会来了,实体商家如何抓住?
每次看到新机会,都有很多商家在愁怎么抓住。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看到很多商家提到,“看别人直播卖券很心急,但自己不会搞!”
连线Insight就拿真实案例拆解——服装店、美妆店甚至没实体店的大品牌,到底怎么靠抖音把冷清的门店变热闹?
拿服饰店商家为例,商家在抖音上开通到店团购直播,每天抽出一些空闲时间,把店里新到的衣服做试穿展示,搭配好不同的穿搭,做短视频分享,同时设计“钩子产品”,激活同城消费。
直播的时候,可以告诉消费者这些衣服在店里都能试穿,合适了再买。抖音直播自带区域流量,推送给的都是周边的消费者,画像精准,消费者到店后还可以进行连带推荐。
笔者在五一假期回乡,走访了位于附近的郑州中原区奥特莱斯小镇,发现商场中的众多品牌如今都在抖音直播卖代金券:“59.9元抵100元”、“当季新款450元抵520元专享券”,品牌挂链接,不少达人、消费者自发探店,周边消费者刷到直播或短视频,便会到店试衣后连带买包、配饰,提升了不少销售额。
其秘诀就三点:
1、线上只卖“到店体验”,到店试了合适再买;
2、短视频当“线上橱窗”;
3、到店服务体验拉满,例如顾客核销券就送袜子,试穿发抖音再打8折,让顾客主动成为新的“流量合伙人”。
跟郑州一些服饰商家、美妆店主交流,不难感受到抖音生活服务对当地商业形态的重塑。
37岁的何燕在当地繁盛的购物中心经营一家施瑞莱洗脸吧,此前消费的大多是当地熟客。从今年年初开始,她便上线了抖音生活服务,用场景化体验设计把门店变成了“美妆实验室”。
在挂链时,门店推出了9.9元 “日常通勤妆”、“约会小心机妆”等体验套餐,引导用户到店享受服务;同时设置皮肤检测专区,可以免费检测并生成报告,借此向用户推荐适合的护肤品。
据店主介绍,挂链后进店新消费者变多,转化率可达40%以上。
这并非个例,而是抖音生活服务政策落地的缩影。当零佣金降低了入局门槛,当精准流量打通了最后十公里,当到店体验激活了本地附近的消费热情,实体商家也迎来了“家门口的流量红利”。
从2022年至今,抖音在生活服务领域的动作愈发密集且系统化。前两年,抖音率先在餐饮行业发力,与众多知名连锁餐饮品牌达成深度合作。在旅游领域,抖音同样动作频繁。它与多个热门旅游城市合作,打造城市旅游宣传专题页面,用户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预订酒店、购买景点门票等。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是抖音对生活市场的深度思考:以内容为纽带,打通“种草—交易—履约—复购”全链路,最终形成用户刷抖音、买本地、再到店的消费习惯,创造新的消费场景。
从团购到直播,从流量分配到生态闭环,每一步都在改写本地生活的游戏规则。正如连线 Insight在走访中发现的:那些率先开播的服装店、主动拥抱短视频的母婴店、积极参与联合经营的品牌商正在用行动证明,在商业的世界里,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敢于迈出第一步的先行者。
对于实体商家而言,这或许是成本低、效率高的破局机会之一。抖音生活服务扶持计划或许能成为撬动同城流量的支点,通过平台资源助力,让好生意被更多本地用户看见,为店铺增长打开新可能。
(本文中晓荷、周冰、何燕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