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未达年初目标,增长换挡明显,市值与品牌价值背离
4月25日晚间,五粮液(000858)披露2024年报以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在白酒产业深度调整、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下,这份成绩单备受市场关注。
未达年初目标,增长换挡明显
五粮液年初规划2024年营业总收入力争实现两位数增长,但报告期内仅实现营业总收入891.75亿元,同比增长7.09%,未能完成既定目标。从2016年至2023年,五粮液收入增速始终保持双位数增长,此次是时隔9年再次陷入低速增长。上一轮行业调整期,公司甚至出现负增长,2013 - 2014年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均大幅下滑 ,直到2015年行业探底弱复苏才实现个位数增长。
自去年第三季度开始,五粮液降速明显,单季度收入增速仅1.39%,第四季度为2.53%,今年第一季度增速为6.05% 。尽管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69.4亿元,同比增长6.05%;归母净利润148.6亿元,同比增长5.80% ,暂时完成了可能的5%左右的全年增速目标(因2025年我国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五粮液称营业总收入与宏观经济指标保持一致),但增长放缓的态势仍不容忽视。
在销售模式上,五粮液与茅台形成对比。2024年茅台直销收入748.43亿元,同比增长11.32% ,批发代理收入增速快于直销;而五粮液直销模式收入达344亿元,同比增长12.89% ,远快于经销模式5.99%的增速。这表明五粮液在直销渠道的拓展上成效显著,通过强化直营渠道“三店一家”建设,新增和升级众多专卖店、体验店等,提升了直销渠道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北方片区业绩下滑,清香型崛起成隐忧
从区域来看,五粮液酒类收入831亿元,同比增长8.74% ,但北部片区收入125亿元,同比下降3.98% ,拖了公司整体增速的后腿。东部片区收入313亿元,增长9.75%;南部片区收入393亿元,增长12.65% 。北方市场业绩不佳,或与清香型白酒在北方崛起有关,北方消费者消费习惯更偏好清香型,而五粮液作为浓香型白酒,在该区域面临挑战。
作为酒企业绩蓄水池的合同负债,五粮液在2023年大幅下降后,2024年末回升至117亿元 ,虽仍低于2022年末124亿元的水平,但到今年一季度末,该数值为102亿元,较去年同期50亿元大幅增长。合同负债的增长意味着商家对五粮液品牌的信心仍在,也为公司完成增长目标提供了一定支撑。
五粮液品牌价值稳居行业前列,在202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以4498.72亿的品牌价值稳居第15位 ,连续七年两位数增长;在《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连续8年入选,2024年位列第219位、较上年上升8位 。然而,白酒股近年来暴力回调,五粮液市值大幅缩水,8000亿市值化为泡影,市场对其未来预期的担忧,使得市值与品牌价值严重背离。
库存高企与产区优势减弱
库存问题一直困扰着五粮液,2023年高端酒库存同比激增49.85% ,2024年三季度存货规模攀升至175.36亿元 ,远超泸州老窖的116亿元。同时,五粮液赖以生存的四川产区2024年白酒产量同比下降7.1% ,而贵州、山西等竞品产区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产区优势逐渐褪色。
泸州老窖等竞品通过高弹性估值和激进策略逆势突围,进一步挤压了五粮液的市场空间。泸州老窖优化库存结构和数字化营销实现逆势增长,其高端产品国窖1573贡献超40%营收 ,终端开瓶量突破4000万瓶,中高端酒占比提升,成品酒吨均价翻倍,在浓香市场竞争中给五粮液带来全方位挑战。
五粮液股东人数在2022年一季度一度达到67.23万户 ,尽管户数增长,但股价低迷让散户投资者损失惨重,2021年初至2024年9月,股价最大跌幅达69.54% ,市值大幅缩水。2025年3月五粮液启动市值管理,提出“促使公司股价充分反映公司价值”的目标 ,但市场对其策略有效性仍存疑虑。
五粮液当前困境是行业调整和自身战略调整的结果,在缩量竞争格局下,公司需在多方面发力破局。优化库存管理,提升产品动销率,降低库存压力;强化产区优势,提升产品品质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品牌价值,通过创新营销、拓展年轻圈层等方式,提升品牌活力和市场份额;加强渠道管控,平衡好直销与经销模式,提升渠道效率和经销商积极性。
对于64万散户而言,五粮液市值反弹取决于能否有效解决库存高企、增速放缓等核心问题。尽管品牌价值雄厚,但唯有通过切实的业绩改善和战略调整,才能打破市值与品牌价值的背离,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 。在白酒江湖的激烈竞争中,五粮液底蕴深厚,但也需加快转身,找到破局之道,方能在淘汰赛中突出重围,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来源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