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飏飏,古韵悠长——网络大V打卡杜甫故里,寻迹唐诗宋词里的郑州高度
正观新闻记者 岳炎霖/文 崔光华 徐宗福/图
当春日的微风拂过河洛大地,诗圣杜甫的故乡——郑州巩义,再次以千年文脉为墨,挥洒出一幅盛世华章。
4月26日,2025“唐诗宋词里的郑州高度”网络宣传暨全国网络名人杜甫故里诗歌行活动在郑州巩义启幕,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和诗歌盛宴于此展开。
本次活动由中共郑州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共巩义市委宣传部、中共巩义市委网信办承办,郑州网络正能量建设志愿者协会协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名人应约前来,走进杜甫故里,探寻郑州的文化脉络与时代气韵。
当网络名人的镜头邂逅“月是故乡明”,这里不仅是一座城的诗意栖居,更是一曲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壮美和鸣。
在诗意中寻迹文化根脉,这里人均“诗词大佬”
“郑州是一座诗篇浸润的城市。”在杜甫故里瑶湾村的人声鼎沸中,诗韵与历史交织,科技与传承共舞。这座诞生了“诗圣”、孕育了“诗史”的土地,正向世界诉说着河洛文明的深邃与勃发。
瑶湾村的杜甫故里文化园内,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入口处,孩童正向身着古风服饰的工作人员一字一句地完成背诗挑战,身后还有不少孩童跃跃欲试,周边观众也受此氛围感染,有说有笑地感受着这充满趣味的互动。
“来到杜甫故里我才知道,这里的老师人均‘大佬’,不会背两句古诗,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的老乡是‘少陵野老’。”网络名人@诗公子. 在园区开启了“打卡对诗”模式,从园区往来的人群中随机抽取游客进行对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下至几岁的孩童,上至年迈的老翁,总能对答如流。
“唐诗宋词里的郑州高度,无需多言。我只是不禁猜想,杜甫在这片土地出生,或许得到了不一样的滋养?”@诗公子.打趣地说。
“白天还在杜甫家的窑洞里探险,晚上‘老杜’直接坐船回来了。”网络名人@我是美麻 则对杜甫故里的沉浸式体验感到新奇,在此不仅可以根据文物想象杜甫当年的生活情景,在晚上还能享受灯光秀,与乘船归来的“杜甫”隔空对诗。
“长大才深刻感受到,诗歌是老祖宗的浪漫基因,刻在骨子里的风雅,一开口便是千年芳华。”网络名人@蒲蒲super 在参加开幕式诗歌领读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本次活动是对中华诗圣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此外也能很好地增强民族凝聚力,培育社会人文精神。”
“逛名胜,学文化”,网络名人纷纷打卡点赞
4月27日,网络名人通过镜头打卡杜甫故里、双槐树遗址、河洛汇流、豫西革命根据地、巩义市博物馆、巩县石窟、北宋皇陵、海上桥等目的地,寻迹河洛文化坚韧而蓬勃的根脉。
唐诗宋词里的文化高度,始于诗意,却不止于诗意,如果说郑州的诗词文化令人惊喜和愉悦,那么这片土地上持续几百到几千年的历史名胜,则让人惊叹和折服。
“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相比,巩县石窟寺可能名气没那么大,但其‘小而精’也有着别样的诗意与美感。”网络名人@巅峰倦客 直言自己对巩县石窟寺的喜爱,“要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关键在于亲自去看,透过一件文物能了解到背后的历史,日后跟别人讲起来也会言之有物,特别是文物带来的那种神圣感、厚重感、沧桑感,是其他任何事物都无法比拟的。”
网络名人@菜鸟耶夫斯基坦言,在此次杜甫故里行中,自己不仅收获了诗意的浪漫,还收获了文化的充实,康百万庄园与香玉故里让他感到不虚此行。
时隔百年,康百万庄园的广场上又响起清脆的算盘声,原来是广场上的舞者们通过将算盘元素加入舞蹈中,呈现康百万庄园兴盛时期的风貌,不少游客与网络名人驻足欣赏、举起镜头打卡。
“康百万庄园是豫商文化的重要代表,崇义重道的经商思想值得我们学习体会。”@菜鸟耶夫斯基 认为,康氏家族之所以能跳出“富不过三代”的“宿命”,从而兴盛数百年,靠的不仅是经商成功之道,还有一贯注重家风家训和家庭建设的传承,这也是值得当下我们反思之处。
“这是我第一次来杜甫故里郑州巩义,能够明显感觉到这里受到诗词文化的浸润,一切都充满诗意的美感与历史的厚重。”知名网络军事博主@天空菌告诉记者,自己此次专程从上海前来,他对巩县石窟寺和双槐树遗址的行程最感到满足,“双槐树遗址,三重环壕、天文遗迹、丝绸实证和礼制雏形,这些发现说明了5300年前中原地区已经出现了高度的文明,已经有了国家的雏形。”
此次郑州之行,让@天空菌 对于郑州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网上有人说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他一笑置之:“这样说的人,只能说他可能没去看过双槐树遗址、商都遗址,郑州一直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核心实证地。真心建议大家到双槐树、裴李岗、商城遗址走一走,看一看,看过之后很难不感到肃然起敬。”
杜甫故里诗歌行收获满满,他们说“下次还来郑州!”
据了解,“唐诗宋词里的郑州高度”网络主题活动,主要围绕唐宋时期与郑州有关的历史名人和名作展开,通过深度盘点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出生或葬于郑州的名人大家,解读李白《将进酒》、李商隐《夕阳楼》、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等名家名作和郑州的深厚渊源,充分展示郑州厚重的历史文脉和城市魅力。该活动自2024年9月发布以来,吸引了广大网友、诗词爱好者、自媒体创作者的积极参与。
不少网络名人对此次的杜甫故里诗歌行高度评价,最多的形容便是“十分惊喜”。“我是河南周口的,没想到我们河南省内就有这么多好玩还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菜鸟耶夫斯基 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此行让自己收获了很多独特的文化体验,“在香玉故里的院落里,我仿佛看到了常香玉小时候刻苦练功的场景,对她的生平历程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也有网络名人向记者表示,此次虽然由于时间原因,只参观了巩县石窟、北宋皇陵、康百万庄园等几处,但参观带来的满足感是长久的、回味悠长的,也感受到了诗词文化的魅力和郑州当地的风土人情,“郑州真‘中’,下次还来!”
统筹:石闯
编辑:梁宸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