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违法经历当网红资本,这流量生意经要不得(评论员观察)
文 | 京畿部长
2018年参与“酒托”诈骗被通缉的四川绵阳女子卿晨璟靓,曾因通缉令上的高颜值照片被关注,现在服刑完毕后成了网络主播,不过其社交媒体账号因涉嫌以服刑经历炒作获利,违反《社区自律公约》相关规定,今日已被抖音平台无限期封禁,8000余名粉丝账号一夜清零。(4月27日 界面新闻)
资料图。
三年前的通缉令上,卿晨璟靓的容貌成为全民谈资;三年后的直播间里,这份犯罪履历竟成为了涨粉神器。如果刑事案底都能包装成"人生资本",把自己的看守所经历分享为生活攻略。这种“犯罪网红”一旦诞生, 不仅严重消解司法权威,更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被封杀一点都不冤。
在卿晨璟靓被封前的直播间里,其精心设计的妆容与柔光滤镜背后,就是刻意营造着"改过自新"的人设。在短视频中轻描淡写地提及服刑经历,将本应深刻反省的犯罪过往包装成"传奇故事"。这种操作精准击中了网络猎奇心理,在众多粉丝的追捧中,既有看客的窥私欲,更暗藏着对违法行为的暧昧态度。
随着互联网直播平台的进一步发展,网络世界正在重塑犯罪成本的计算方式。如果大家看到一个罪犯出狱之后能迎来这种方式的成功,那么这种畸形回报,无疑会在全社会造成恶劣示范效应。司法惩戒都能沦为流量密码,整个社会的公序良俗将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试着想一下,当刑满释放人员开始组团传授"监狱生存技巧"时,法律惩戒将不再具有威慑力,相反会被一些人视为"镀金"机会。
4月15日,中央网信办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旨在通过集中整治,严厉打击虚假摆拍、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及违规引流营销等四类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网民合法权益,推动短视频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卿晨璟靓被封后,有网友在封禁公告下留言:"看个乐子而已,何必上纲上线?"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语言纵容,让犯罪叙事开始逐渐娱乐化。也让社会的善恶标尺发生危险的倾斜,现在必须清楚明白的,告诉相关人员界限。切勿心存侥幸,踏雷池一步。
短视频平台此次封禁动作,看似是迟来的纠偏,实则暴露了内容审核机制的滞后性。从"劳改梗"短视频的流行,到刑释人员账号的野蛮生长,平台方在流量诱惑与社会责任间的摇摆始终存在。此次封禁依据的《社区自律公约》,也是对"娱乐至死"底线的重申。
卿晨璟靓账号的封禁不应是终点。当我们在直播间为"问题网红"按下关注键时,实则是在为某种价值取向投票。重建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既需要平台守土有责,更需要每个网民保持清醒认知——法律的尊严不容消费,流量的狂欢不能没有底线。唯有守住这道防线,才能避免"犯罪网红"的闹剧再度上演。
【流程编辑:No5687程伟】
本文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