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印记
平时太忙,很难出来旅行。春节便是好机会。一直决定不了去哪儿玩,西安?武汉?直到二十八日下午才去定票,售票的说西安不错,正好有票,便买了除夕最晚的一趟高铁。晚上和家人吃过年夜饭,弟弟开车送我们到高铁站。八点半出发,十点四十到达西安站。
到一个城市旅行,就要倾听这座城市内心的声音,所以不能太程序化了,更不能走马观花。知名的景点固然要看,普通的街道也必须要走。不喜跟团,不喜自驾。我喜欢从车站走下来踏到一座城市的那种感觉,那种陌生而又亲切的感觉。除夕晚上,人特别的少,下高铁坐地铁,地铁有点像专列。到哪一站下?先买了票,坐车上边走边计划。喜欢看一座城市的地铁站名,北京、西安这样的古城,连站名都很有韵味。下地铁,一个六十多岁朴实的拉车人把我们带到了一个不错的酒店。边走边聊。喜欢和当地的人聊天,尤其是长者,可以真实地得到这个城市的一些信息。
强汉已去,大唐已走,这座古城又融入了现代都市的繁华。新年寻梦,开启为期四天的古城之旅。
从大雁塔到美食街
简单的早餐:肉夹馍、臊子面、米皮。吃完饭后开始游大雁塔。蓝天,喷泉,古塔,灯笼,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园内春意盎然,游人如织。大雁塔是西安的象征,是为了唐玄奘保存经书而建。塔高七层,高64.5米,始建于唐朝。听帅哥导游介绍才知道原建只有五层,后来武则天加高至十层,再后来又被破坏减至七层,最后在明朝时加固外砖,呈现出现在的状态,所以是“唐心明砖”,可谓命运多舛。不过比起很多被破坏得荡然无存的文物来说,大雁塔能保存至现在的样子,实属大幸!
大雁塔又称状元塔,唐代中状元的才子有很多都曾登塔留名。至少白居易登过。也因着这节节高升的寓意,新年登塔的人很多。从底层一直登至七层,楼梯窄而陡,登到塔顶就会累得气喘吁吁,但这依然阻挡不了游人的热情。人群中既有年轻力壮的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有几岁的幼儿,甚至还有一位右腿残疾拄着单拐的中年男子。人们怀着对历史的敬重,或者怀着一种对生活的激情,或者仅仅是怀着一颗好奇心,拥挤然而却非常有序地拾级而上。登上塔顶,俯瞰西安古城,人小如蚁。那一刻,由衷地感叹前人的伟大智慧。
从大雁塔出来步行一段路乘坐609路公交车正好到钟楼,钟楼后面便是著名的美食街。
从夕阳西下到华灯初上,人越来越多,摩肩接踵。羊肉串,烤鱿鱼;肉夹馍,羊肉泡馍;老酸奶,石榴汁;还有各色陕西面食,不一而足。吃着,逛着,胃饱兴尽而归。
赏美景,吃美食,还不用干活,过年真好啊!
华清池骊山
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大多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依然能引起人们的思古幽情,更能激发人们艺术创造的热情。一位外国作家在参观古希腊卫城废墟时说:“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基于这种思想游览华清宫,便能真正能领略到它的美了。
想必许多没有来过华清宫的人对其有过太多美丽的幻想。这里是贵妃出浴的地方,是李、杨二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见证。单是那句“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就能引起人们太多的遐想。想像中那里应该是四季如春,绿树丛生,烟雾缭绕,宫殿林立的地方,特别是贵妃汤池的规模应当相当于一个小型泳池,温泉水清彻见底,雾气腾腾,甚至还飘着一些浪漫的玫瑰花瓣。可当导游把我们领到贵妃的海棠汤时,我先是难置信,后又为自己的浅薄幻想感到羞愧。这里留下的只是遗址。虽然温泉资源依然很丰富,温泉水依然很滑润,但是唐朝的亭台楼宇早就荡然无存了。别说是唐以后的朝代变更了,单是唐朝后期的安史之乱,已足以让许多建筑毁于一旦。特别感谢这些遗址的发现着,让我们能够看到繁华的盛唐真实地存在过,尽管只是冰山一角,也是好的。至少我们和我们的后代不会为那些对历史改编得面目全非的影视剧所欺骗。观赏过小巧精致的海棠汤后,又看了唐玄宗的莲花汤----因其信奉道而得名。二者毗邻。那时候就算他们再恩爱,也依然遵从着男女不同浴的习俗。相比之下李世民的星辰汤最为奢华。这样反过来就能理解贵妃浴池为何那样的局促狭小了。
华清宫上的建筑全是后人所建,没有什么可称夸的。最古老的建筑是左边的环园,是清朝一知县所建,为了迎接慈禧和光绪皇帝。后来蒋介石为了剿共在这里办公,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蒋仓皇从后窗逃跑,藏到了骊山半山腰的石缝中,最终被人发现。玻璃上的弹孔便是西安事变时留下的痕迹。
如果喜欢观看人文景观,来华清池最好的季节是四月份以后,那时会有盛大的《长恨歌》歌舞表演。对于我来说,这些遗址弥足珍贵。
兵马俑
虽然早就从一些资料上见过兵马俑,可是当那方阵真的站到自己面前时,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面积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8000多个兵俑,军阵严密,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最主要的是他们来自遥远的秦国,已经在这里守候了两千多年,所以在1974年一经发现,便震惊了全世界,被列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图中的第一个兵俑正值壮年,天庭饱满,气宇轩昂,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秦朝的兵俑讲究对真人高度逼真地模拟。细看这位勇士,不但他的铠甲雕刻得细致入微,甚至连手指甲都清晰可见。再看后边,衣服上还有彩色的条纹。特别是鞋底,那应该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防滑底吧!更神奇的是他的左侧面照,形似陕西地图。最后一位是俑里最高级别的大将军,主要标志就是他胸前身后的八朵花结,类似于现在的军功章,每立一次战功就赏赐一个。这些兵俑身高平均在一米八,最高的达到一米九。这个高度大大超出我的想象。因为看到过清朝嫔妃的照片,长得与清宫戏里的演员相差太远。所以我不敢想象在两千多年前竟会有这样器宇轩昂的士兵。那么以此类推,真实的羋月会美成什么样子?那时风度翩翩的公子比起电视剧中的黄歇应该也不会逊色吧?
骊山与翟骊无关,兵马俑也不是为芈月而建。历史剧经过杜撰固然精彩,但终究改变不了历史。
中牟新区弘毅高中 李志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