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口学会“生命重塑——魄门疗法传承基地”正式成立

4月28日,河南省人口学会第一届中医传承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生命重塑——魄门疗法传承基地"成立暨揭牌仪式在郑州隆重举行。活动汇聚医疗界及非遗传承领域专家,标志着这一聚焦中医特色疗法传承与创新的学术平台正式落地。

领导嘉宾参加揭牌仪式

河南省人口学会中医传承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岗军,办公室主任高小清,副理事长赵杰,金融服务中心秘书长田军震,康复中医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偏瘫脑瘫工作室主任随钢周,河南省智库文化研究院院长潘国亮,国家级非遗“余氏魄门疗法”传承人、基地高级研究员余国华主任,衡安堂中医会馆院长、生命重塑基地主任杨秀,衡安堂中医会馆执行总经理、河南省人口学会执行理事长胡广辉,生命重塑基地办公室主任刘慧,生命重塑基地秘书长翟红利等领导嘉宾参加揭牌仪式。

颁发“基地高级研究员”聘书

仪式现场,河南省人口学会中医传承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岗军为“生命重塑——魄门疗法传承基地”授牌,并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余氏魄门疗法”传承人余国华颁发“基地高级研究员”聘书,任命衡安堂中医会馆院长杨秀为基地主任。胡广辉、翟红利、刘慧等嘉宾也依次接受聘书,共同肩负起中医药传承与健康事业的重任。

河南省人口学会中医传承与健康专业委员会会长张岗军在致辞

张岗军在致辞中强调,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成立传承基地是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他指出,“余氏魄门疗法”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具有深厚的医学价值和独特的临床优势,基地的成立将为这一传统疗法的保护、研究与实践搭建平台,助力中医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惠及更多民众健康。

国家级非遗“余氏魄门疗法”传承人、基地高级研究员余国华致辞

国家级非遗“余氏魄门疗法”传承人、基地高级研究员余国华表示,魄门疗法源于中医经典理论,历经数百年传承与验证,在甲状腺结节及慢性病调理领域成效显著。未来,基地将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宗旨,通过临床研究、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医学融合,让传统疗法焕发新活力。

此次揭牌仪式标志着河南省中医药非遗传承迈入新阶段。未来,“生命重塑——魄门疗法传承基地”将以非遗技艺为纽带,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为健康中原建设和中医药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来源:微视河南 张艺

编辑:王世林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