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万多条投诉背后:安逸花如何把借钱变成“陷阱”
在消费金融行业不断规范发展的背景下,规模庞大的安逸花却频频因违规问题成为焦点。作为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拳头产品,安逸花凭借循环额度贷款和灵活的还款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但其高企的借款成本、隐秘的会员服务扣费、涉嫌暴力催收以及屡次触碰监管红线的行为,正在逐步侵蚀用户信任,暴露出潜藏的合规风险。
借款利率不透明,实际成本远超标示
尽管安逸花在小程序首页标称的年化利率区间为7.2%—24%,但大量用户投诉与实际还款经历表明,其综合借款成本远高于表面数字。
用户普遍反映,在正常利息之外,还需承担额外的担保费、保险费,部分借款人在不知情情况下被收取高昂费用,导致实际还款金额远超本金。
例如,一位用户借款3万元,利息加担保费用近4000元,另一位用户5000元贷款在购买“免息会员”后,仍被收取高额会员费和担保费,综合费用率明显超出国家相关规定。
更有用户质疑,“贷款收取担保费本身就违背逻辑,在无实际担保服务的情况下收取费用,涉嫌不当获利”。
会员服务暗藏套路,侵犯知情权
安逸花的会员服务亦成为用户投诉重灾区。多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指出,在贷款过程中,被强制开通会员或隐形扣费,事前未获明确告知,事后难以取消和退款。
即便购买会员后,部分用户反馈所谓的“优惠权益”并不明显,甚至在贷款还清后,会员扣费依然持续,造成账户逾期和不良记录。
隐蔽续费、无透明提醒、自动扣款等行为,严重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与国家《网络交易管理办法》中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精神背道而驰。
暴力催收问题频发,用户苦不堪言
除借款成本外,安逸花的催收方式也频遭诟病。大量投诉记录显示,一旦出现逾期,不仅产生高额罚息,还伴随恐吓威胁、爆通讯录、骚扰家属朋友等违法催收行为。
有用户表示,仅逾期一天即被处以百余元罚息,且被第三方催收机构骚扰致生活失序、精神压力巨大。
安逸花合作的催收机构包括众邦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康至科技等,其催收管理不规范,屡次引发争议。2023年12月,重庆银保监局也曾因“贷前审查不审慎及对委外催收管理不审慎”对马上消费金融作出行政处罚。
安逸花还多次因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被监管通报。国家网信办、信息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先后指出其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未提供有效注销渠道、超范围索取隐私数据等问题。
2025年2月,安逸花因未依法提供便捷账号注销功能,再次被点名批评,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
令人担忧的是,对于历次监管通报,马上消费金融并未做出公开解释或承诺改正,信息保护风险长期存在。
用户案例触目惊心,涉诉金额巨大
据黑猫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关于安逸花的有效投诉已超过25498条。
其中多起案例反映了安逸花的系统性问题:高额综合费用:用户友爱喵投诉安逸花,高息叠加担保费、会员费,至今仍欠8327.93元,且被暴力催收,账户冻结; 隐形搭售保险、担保产品:用户机灵喵反映,安逸花联合众邦银行搭售“融担服务费”,贷款成本畸高;恶意催收与爆通讯录:用户正义喵与勇敢喵投诉,在臻心贷、康至科技等合作平台借款后,遭遇电话轰炸和恐吓威胁;合同不透明、平台信息隐藏:部分用户甚至无法在APP或小程序中查阅完整借款合同,合法权益受损。
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重要玩家,安逸花在快速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已不仅仅是个案,而是涉及借款利率不透明、附加费用不合理、个人信息保护不足、催收合规性缺失等系统性风险。如果马上消费金融继续无视用户投诉、忽视监管整改要求,其品牌形象、合规信用乃至生存空间都将受到重大挑战。
未来,能否正视问题、切实整改,才是安逸花与马上消费金融能否继续在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立足的关键。
来源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