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童年 趣味横生”——南阳市第四小学校教育集团劳动教育体验课程纪实
春末夏初,泥土松软,正是播种的好时节。4月25日,南阳市第四小学的少先队员们化身小小农夫,走进花生种植的奇妙世界,在翻土、播种、养护的过程中,读懂劳动教育的深层意义。这堂课不仅是与泥土、种子的亲密接触,更是一次让知识走出书本,在土地里生根发芽的奇妙旅程。
花生,这个看似普通的作物,却藏着独特的生长智慧。它是少数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植物,这种“下针入土”的特性,让它有了“落花生”的别名。在劳动教育中,从挑选饱满的花生种子开始,孩子们就能直观感受生命的初始形态,理解“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春风和煦,阳光正好,泥土芳香扑鼻。一幅欢快的春耕画卷在四小南校区实践种植基地徐徐展开。同学们听完老师的讲解都跃跃欲试,正式开启了种花生之旅。
一粒花生的生命之旅翻土整地:唤醒沉睡的土地
手持小锄头,将板结的土壤翻松,去除杂草与碎石。这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是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只有肥沃、透气的土壤,才能孕育健康的幼苗。孩子们在弯腰劳作中,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真实场景。
播种育苗:埋下希望的种子
按照间距挖坑、放种、覆土、浇水,每一步都需要精准把控。孩子们会发现,太浅的种子容易被鸟啄食,太深则难以破土,这正是劳动中蕴含的科学思维:尊重规律,才能收获成果。精心养护:用耐心浇灌成长。
除草、浇水、施肥、驱虫……花生生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持续关注。花生的后期养护也尤为重要,在老师的讲解下孩子们知道了叶片上有蚜虫时,可以尝试用肥皂水驱虫;要定时给花生浇水、施肥——这些细节教会他们责任与坚持。 在这节生动的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亲手播下花生种子,从翻土、播种到浇水,每一个步骤都亲力亲为,不仅掌握了种花生的技巧,更在劳作中深切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艰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次体验让同学们对这句诗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今后我校会将这类实践活动常态化,让学生们在劳动的汗水中不断成长,在亲身体验中收获知识,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左全娟 图片 | 郭坤明 编辑 | 闵雅洁 吴会芳
来源:南阳市第四小学校教育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