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琚制药核心业务受挫,垄断处罚重击利润

九州商业观察 原创

2025-04-28 10:34

来源|健康之声

编辑|塔尔·小康A

2025年4月,仙琚制药(002332.SZ)披露2024年年报,营收40.01亿元,同比下降2.98%;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9.46%。与此同时,一纸近2亿元的天价反垄断罚单、医疗回扣风波及业绩持续承压,将这家甾体药物老牌企业推向了舆论风口。

核心业务受挫,垄断处罚重击利润

根据年报,仙琚制药2024年因地塞米松磷酸钠原料药价格垄断行为,被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员会处以罚没1.95亿元,占全年净利润近半。此次处罚依据销售额比例罚则,罚没金额包含违法所得2375万元及8%的销售额罚金,反映出监管部门对医药原料价格操纵问题的持续高压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地塞米松磷酸钠作为仙琚制药的重要产品线,2022年至2023年间价格暴涨1455%,后又在集采过程中价格断崖式下滑超91%。这一过山车式波动暴露出仙琚制药在原料药市场可能存在的供应端操控及价格异常问题。

集采冲击与销售体系失序。在第九批国家集采中,仙琚制药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未能中标,进一步加剧公司收入下滑。年报显示,受国家及区域集采影响,包括地塞米松磷酸钠、黄体酮注射液在内的多款普药销售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公司代理销售体系也曝出管理漏洞。2025年1月,台州市仙居县市场监管局通报,消费者投诉仙琚制药代理销售的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存在产品质量问题。仙琚制药强调该产品通过代理商销售,但未能有效隔离法律与品牌风险。

更令外界震惊的是,2019年5月16日,江苏省卫健委发函通报,接到实名举报称仙琚制药为扩大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销量,向部分医生支付每盒15元的回扣。尽管公司表态将配合调查,但事件已对其合规形象造成负面冲击。

盈利能力下滑,运营效率趋弱

仙琚制药的财务数据也反映出深层次的经营问题:归母净利润三年连续下滑,年均跌幅扩大(2022年+21%,2023年-24.86%,2024年-29.46%);销售净利率从2022年的17.06%降至2024年的10%,盈利能力持续被侵蚀;净资产收益率(ROE)三年内从14.6%跌至6.87%,资本回报大幅缩水;总资产周转率、单位固定资产产出连续三年下滑,反映公司运营效率下降,资产使用效能减弱。

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占营收比例升至14.05%,显示回款压力加大,资金周转趋紧。

短期资金压力可控,但增长动能存疑。截至2025年3月31日,仙琚制药总资产71.29亿元,总负债10.55亿元,资产负债率仅14.8%。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99亿元,流动比率4.19,短期偿债压力整体可控。

然而,经营现金流对流动负债的保障能力已连续三年下降,且随着集采常态化、价格竞争加剧,仙琚制药未来的盈利增长动能存疑。

华夏健康网评论:仙琚制药需直面三大挑战:

一是合规体系重塑:面对销售回扣指控和垄断处罚,仙琚制药亟需强化内部合规管理,防止代理模式沦为风险盲区。

二是业务结构转型:甾体药品板块受限,需加速布局高壁垒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领域。

三是运营效率提升:改善资产周转率、优化固定资产利用率,是恢复盈利能力的关键。

医药行业已步入集采与监管双高压时代,仙琚制药若不能迅速应变与调整,可能在下一轮行业洗牌中进一步边缘化。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