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奥药业:以科技创新铸就民族药企的国际辉煌

九州商业观察 原创

2025-04-28 10:34

来源|健康之声

编辑|塔尔·小康A

在中国医药行业的星辰大海中,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地奥药业”)凭借其持续创新的科研基因、国际化的战略视野以及深耕医药健康的初心,始终立于潮头。从打破欧盟植物药市场壁垒到引领国内生物医药技术革新,地奥药业用三十余载的奋斗历程,书写了一家民族药企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传奇篇章。

突破壁垒:中国植物药的国际化里程碑2012年,地奥药业迎来历史性时刻——其核心产品地奥心血康胶囊以治疗性药品身份通过荷兰药品评价委员会注册,成为首个进入欧盟主流市场的中国植物药。这一突破不仅填补了我国中药国际化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中国药企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实现了从“跟随者”到“规则参与者”的跨越。地奥心血康的成功,源于企业坚持现代化与国际化双轮驱动的战略:一方面,通过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原始创新,攻克了高纯度甾体皂苷吨级量规模化生产的世界级技术难题;另一方面,以严苛的欧盟药品标准为标尺,推动生产工艺和质量体系全面升级,为中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树立了标杆。

创新驱动:构筑科技护城河

作为中国医药创新的先行者,地奥药业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立身之本。从1997年斥巨资建立国内首个现代化药物筛选中心,到累计投入超2亿元打造国际一流科研平台,地奥构建了涵盖天然药物、化学药、生物药的全方位研发体系。公司每年将税后利润的绝大部分投入研发,聚焦三大战略板块:升级天然药物科技内涵、创新化学与生物药制造工艺、攻关肿瘤与糖尿病领域原创新药。其开发的脂必妥片、促红细胞生成素等产品不仅填补国内空白,更以“疗效优、价格稳”惠及亿万患者,即便在成本攀升的压力下,仍通过工艺创新保持价格亲民,践行“让百姓用上放心好药”的承诺。

人才赋能:激活创新原动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植于地奥的发展基因。公司独创“技术股东”机制,赋予研发人员产品利润10%的分配权,将智力成果转化为可持续收益;通过竞争激励机制与人文关怀并举的策略——从资助员工子女入学到生日关怀——构建了有温度的人才生态。这种“制度激励+情感联结”的双轨模式,使得地奥汇聚了包括中科院研究员、博士后工作站专家在内的顶尖团队,为企业持续创新注入澎湃动能。正如地奥药业高管所言:“让员工成为企业的主人,才能激发真正的创造力。”

金融护航:长周期创新的坚实后盾

在生物医药这一“长周期、高投入”的赛道,地奥药业与邮储银行的合作堪称产融结合典范。2023年,面对研发投入与资产调整带来的短期资金压力,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突破传统信审框架,以“看未来”评级模型精准评估企业技术实力与成长潜力,最终提供12亿元信用贷款支持。这一创新金融服务不仅化解了企业流动性危机,更彰显了资本市场对地奥科技创新能力的坚定信心。在金融活水滋养下,地奥天府药业2023年前10个月实现工业产值5.8亿元,同比增长18.26%,展现出强劲发展韧性。

绿色智造: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担当

地奥药业将绿色基因融入生产全链条,通过生物酶催化、水相合成等技术创新,构建环境友好型制造体系。公司在提升药品品质的同时,实现了能耗降低与废弃物减排的双重效益,先后荣获多项绿色制造认证。这种“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发展模式,不仅为行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样本,更与国家“双碳”战略同频共振。

未来蓝图:锚定百亿医药健康生态

站在新起点,地奥药业正以通川百亿级医药健康产业集群龙头之姿,加速布局全产业链。通过升级7大现代化剂型生产线、拓展创新药研发管线、强化品牌矩阵建设,企业致力于打造“研产销”一体化生态。未来,地奥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生物医药新业态、新模式落地,为中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地奥方案”。

从实验室的微光到国际市场的星辰,地奥药业用一次次技术突破诠释了“科技为民”的初心。在董事长李伯刚的引领下,这家民族药企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十年磨一剑”的定力,向着“健康中国”的宏伟愿景稳步前行,在世界医药版图上镌刻下更加璀璨的中国印记。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