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 | 凭什么昆仑万维可以用AI在海外赚大钱?
今年年初Deepseek的成功突围,说明大模型不只是少数科技巨头的算力游戏。
《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对此类现象的总结是,由于组织灵活性以及差异化竞争策略等优势,创新不只是大公司的专利,同样会由小公司引领。
而在AI大模型与实际应用方面,昆仑万维是另一个例子。
4月25日,昆仑万维发布了2024年度财报,全年营收达到56.6亿元,同比增长15.2%。在“All in AGI(通用人工智能)与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发展战略下,昆仑万维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总计15.4亿元,较ChatGPT横空出世前的2022年增长了124%,砸入了真金白银的投入。
这些投入的成效,让昆仑万维在AI大模型、AI搜索、AI短剧、AI社交、AI音乐、AI游戏等各领域实现商业化。
先从大模型底座说起。
2024年11月,昆仑万维发布了最新的“天工4.0”系列模型,该系列包含“4o版”与“o1版”两个版本,其中,“4o版”专注于实时语音交互系统,“o1版”则通过分阶段训练大幅增强了复杂问题处理能力。在MMMU、MathVista等评测中性能比肩甚至超越更大开源模型以及主流闭源模型。
官方放出的榜单中,天工o1(Skywork)模型在数学竞赛、密码解密及逻辑陷阱问题中的表现超越主流模型,评测指标达到同生态位顶尖水平。
在此基础上,昆仑万维孵化出了一系列AI应用,并实现规模化收入。
AI搜索领域,昆仑万维于2023年8月率先推出国内首款AI搜索产品——天工AI搜索,经过多轮技术迭代与功能拓展,天工AI搜索已经升级为天工AI智能助手,可实现图文对话,图表绘制,生成研究大纲、思维导图,学术论文、财报、研报等文档分析,实时语音对话等功能。
截至去年底,“天工”峰值日活跃用户超过100万,峰值月活跃用户突破1000万。
AI音乐领域,昆仑万维推出的天工SkyMusic(后来更名为Mureka大模型)是国内首款且唯一公开可用的AI音乐生成大模型。
SkyMusic 2.0版本在音乐旋律、结构完整性、配器丰富度等维度均有大幅提升,在人声音质、自然度和发声可懂度上保持行业SOTA(State of The Art,当前最佳水平)。
基于SkyMusic,在2024年8月,昆仑万维面向海外市场推出了AI音乐商用创作平台Mureka,用户可将AI创作的音乐作品上架至平台商店进行展示、出售并获得收益,平台则按既定比例抽取分成。
截至2025年3月底,Mureka平台的月流水收入约100万美元,年化流水收入预计将达到约1200万美元。
Mureka 官网操作示意图
昆仑万维的AI音乐业务能这么快实现商业化,是因为他天然地具有用户场景与技术落地优势,可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在2021年,昆仑万维收购了海外音乐社交平台StarMaker,拥有包括在线K歌、语音房、直播在内的多种在线娱乐场景,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亿人。
截至2023年末,StarMaker在126个国家和地区位列音乐/音频类应用下载榜前五,其中82个国家和地区位列第一。累计在148个国家和地区位列音乐/音频类应用畅销榜前五,并在其中130个国家和地区位列第一。
StarMaker也积极拥抱AI技术浪潮,引入了“AI美音”技术。通过语音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分析用户歌声的音量水平、信噪比、基频信息、音高范围等要素后,“AI美音”能对用户的歌声进行智能矫正和优化,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个性化音乐体验。
StarMaker的社交运营经验同样适用于AI社交领域。2023年7月,昆仑万维在海外市场上线了AI社交应用Linky,特色是用户可与虚拟角色互动。目前Linky的累计下载量已经突破1000万次,单月最高收入突破100万美元,月活跃用户达到300万人。
Linky 官网示意图
在AI短剧领域,2024年8月,昆仑万维推出了AI短剧创作平台SkyReels,能实现从剧本构思到角色设计、从场景合成到影片生成的全流程自动化创作。
SkyReels 首页操作示意图
2025年初,昆仑万维开源了中国首个面向AI短剧创作的视频生成模型SkyReels-V1和首个SOTA级别的表情动作可控算法SkyReels-A1。截至2025年2月末,V1模型在Hugging Face的下载量已接近3万次,在Github平台也收获超过1000颗Star。
为了实现商业闭环,在内容分发方面,2024年下半年,昆仑万维发布短剧内容平台DramaWave,已形成订阅、内购及广告等形式多元化的收入。
DramaWave 界面
内容上,DramaWave平台在4月份产生了一款现象级短剧《订婚风暴》,上线5天播放量突破千万大关。在该剧的推动下,DramaWave于4月12日登顶韩国Google Play娱乐应用榜榜首,并连续霸榜四天,在韩国市场实现对Netflix的超越。
截至2025年3月,DramaWave月活跃用户量已突破1000万大关,用户规模成功跻身行业前五,稳居出海短剧赛道第一梯队。DramaWave产生的月流水收入则为约1000万美元,预计2025年底将达到年化3.6亿美元的水平。
除了这些AI应用,最重要的是,昆仑万维在海外还拥有Opera浏览器业务(国内以前叫欧朋浏览器),全球月活跃用户近3亿。
这是极具价值的天然流量入口。昆仑万维在AI技术上的任何新突破,都可能与这3亿用户发生化学反应,更快地实现商业化。
或许你不太明白这个逻辑,但看这个新闻你就懂了:最近谷歌因反垄断调查,可能被强制出售Chrome浏览器,OpenAI对此表示很有兴趣收购,理由是这样的入口会让AI飞速提升。
所以,昆仑万维这家闷声赚大钱的公司,正在通过能稳定获得营收的强势AI应用和巨大的流量入口,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飞轮。
毕竟,在中国,能同时把算力基础设施、基座大模型、AI商业化应用全链条布局,都把握在手里的玩家,屈指可数。尤其是AI商业化应用这一点,没有商业化的正反馈,是没办法跑完AI这个可能贯穿未来5到10年的科技长跑的。
科技如果不能应用,那就是用来发Paper的吉祥物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