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途随笔》我的外科生涯

史金腾 原创

2025-04-26 18:44

1963 年我倆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孝感市。当时国家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湖北地区血吸虫病疫情反弹。 我被分配到血吸虫防治部门。

血吸虫病是通过中间宿主钉螺传播的传染病。孝感地处府河流域湖汊滩地,杂草丛生,是钉螺的滋生地,这里是血吸虫病的重疫区。血吸虫寄宿在人体肝脏门静脉系统,血吸虫病到了晚期,会引起肝硬化,腹水、浮肿、贫血,儿童侏儒症,妇女闭经、不孕,男性消廋乏力,丧失劳动能力。特别是造成门静脉高压,一旦引起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将会发生危及生命的大呕血。所以晚期血吸虫病人急需脾切除、门静脉分流或断流术等,当时外科手术治疗是重要们方法。

1965 年我们成立了脾切除手术组,在孝感南部血吸虫流行区开展脾切除手术,脾切除术是上腹部手术,手术复杂风险大。

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吳良才医生为首的医疗队,来到了我们手术组,他不仅带我们做脾切除手术,还带我们做胃大部切除术、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等上腹都手术,以及阑尾、肠梗阻、疝等下腹部手术,后来我们还开展了门奇静脉断流术和脾肾静脉分流术。其间裘发祖教授曾来我手术组指导工作和演示手术。

经过5年来的历练,为我后来的外科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手术组巡迥手术治疗了500多例血吸虫病晚期病人,撰写的晚期血吸虫病手术治疗和远期疗效随访工作,曾获孝感地区科技成果三等。胃底血管剝离术抢救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18例,曾获孝感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1 年,完成脾切除手术工作后,我调入我妻子工作的孝感市第二人民医院。该医院临近大别山区,病人多,医生少,要求医生全面发展。我在外科实践中,学会了抢救脑外伤的开颅手术,骨外伤的开放复位手术,胸外伤的开胸探查术。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年轻的外科医生。

《文革》结束后,我先后在孝感市二医院和孝感市一医院,担任了8年院長。但我酷爱外科临床工作,繁杂的院长工作并未影响我上手术台。调回郑州老家后,我重拾手术刀,继续我的外科临床工作,手术台上的日日夜夜,至今仍深刻记忆。

抢救肝破裂

1979年某日,我科收治了一位右腰背部被汽车前保险杠撞伤的 8 岁女孩。伤者面色苍白,呈贪血貌,腹部膨隆,全腹有压痛和反跳痛,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5 毫升,诊断为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内出血,立即行剖腹探查术

术中所见肝右上叶及右叶外缘呈星状破裂,从肝脏裂口不断溢出新鲜血液和凝血块。 我们试图用肠线褥式缝合破裂的肝脏裂口,但肝破裂处仍继续出血。

此时,我突然想起两个月前在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上,看到过有篇关于肝动脉结扎抢救肝创伤的报告。文献上说,肝脏50%的氧气、和75%的的血液来自门静脉,肝脏内存在大量潜在的侧支循环,在侧支循环建立之前,相应肝脏的血液供应来自门静脉系统。 以往关于在胃右动脉远端结扎肝动脉,则会引起缺血性肝坏死的论断是不准确的。

我们决定采用选择性肝右叶动脉结扎术,并在肝破裂处放置双管引流,终于止住了肝破裂出血,这个小女孩因此而得救啦!

在病床上做胃大部分切除术

1974 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我正准备睡觉,孝感花园北部大别山区的王店卫生院,打来了紧急电话, 说有位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生命垂危无法转院,请求出诊。我立即带上助手、麻醉师,携带手术器械,乘救护车赶往王店卫生浣。

医生护士、家属早在那里焦急等候。我看到病人的床边、被子上、墙上、有未来得及清理的血迹。 病人血压为 80 / 50 mmHg,脉搏110 次/ 分,血红蛋白 4 克,患者已呈出血性休克状态。卫生院的张医生介绍说:患者有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史,最近上腹痛加剧,下午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发生大呕血,送到卫生院后又吐了两次血。

我们迅速从随行来的献血员中做血交叉实验(当时还没有血库)。先输了 300 毫升新鲜血液,此时患者又排了一次排柏油样大便,内科治疗已无法止住大出血,必须紧急手术。此时病人已呈衰竭状态, 若不紧急手术抢救,患者很快就会死亡。

患者的父亲拉着我的手说:“这是我的儿子,我做主,你们死马当活马医吧!”老人的话表达了对我们的无限信任,也给了我们巨大勇气,我们决定趁输血后血压稍有回升时机紧急手术。

此时,病人垂危已无法移动,甚至将病人搬到手术台上都有危险。我立即决定,将病人的连人带床抬进了手术室,放在无影灯下。此时患者已不能承受全麻,我们果断采用局部麻醉。在麻醉药中加上几滴肾上腺素,可延长麻醉时间。我们在助间行肋神经封闭术、上腹部肋下两侧呈人字型注射,加上腹都少部局部浸润麻醉。当时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常见外科手术,一个多小时就能完成胃大部分切除。

病床比手术床宽许多,我们是扒在病床上进行手术的。切开腹腔,发现胃幽门部溃疡,我们立即采用幽门胃黏膜锥形切除,缝合封闭十二指肠残端,选择空肠近端对胃大弯全口吻合术式,争取尽快完成手术。术中又输了 300 毫升血,病人开始心率减缓,血压回升。根据病情还需要再输血,因血源困难,我们采用静脉输入代血漿,终于使病人渡过了手术关。

手术结束已是深夜,我向卫生院主管医生交代了术后治疗方案,此时天已麻麻亮,又是一个不寻常的夜晚。几个月后这位病友来医院复诊,看到这位壮汉站在我的面前,此刻,我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

1987年,我调回郑州老家,担任河南电力医院外科主任,并为医院培养了一批年轻外科医生、建立外科团队。

现在随着外科手术器械进展,许多外科手术早已被现代微创手术、介入手术替代,但是,我认为,外科手术操作技术永远是一个外科医生的基本功。

时间飞逝,弹指一挥间。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多年的点滴回忆让我真切感受到,守护生命不仅是职责,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我始终坚守着学医的初心,铭记着守护生命的责任,在服务人民健康的事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个年代医者与患者同心,向病魔做斗争,不知挽回了多少人患者的生命。

令人欣慰的是,医疗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生不负韶华、勇于担当,正在逐步成为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