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冲上热搜?大厂加班狂时代终结了?
作者:江瀚
说起大厂的工作,几乎所有人都会听过“996福报”“大小周上班”等等这种说法,对于互联网大厂来说,加班甚至于持续的高强度工作已经是常态了,然而就在最近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的消息冲上了热搜,让人不禁想问这大厂加班狂的时代要终结了?
一、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冲上热搜?
据新民晚报的报道,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据多家媒体报道,小红书宣布取消大小周,五一假期之后执行。有知情人士称,取消大小周后会影响收入,“逻辑上会降低15%还是20%。因为一个月两个小周是双倍工资,等于多拿了4天工资。”
大小周是一种加班方式,具体是指在“大周”一周上班5天,“小周”一周上班6天,曾被互联网企业广泛采用。此前,快手、字节跳动等均宣布取消大小周。
针对小红书此次取消大小周,网友纷纷发表看法。支持方表示,“休双休日本来就是每个劳动者应有的权利”、“早就应该执行的事”;反对方则表示,“大小周有双倍工资拿”、“取消了大小周,对于员工来说,工作量依旧那么多;另一个,加班费没了”。
有媒体曾发表评论称,“内卷”对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了破坏,对企业、对社会来说都是得不偿失。一个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决不能靠不断延长员工工作时间、压缩休息时间来实现。一方面,员工得不到休息,在被动“卷”中只能不断透支身体、甚至影响心理状态,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从行业的发展来看,“内卷”竞争将导致低质和无序。
二、大厂加班狂时代要终结了?
近期,小红书将取消大小周的消息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关乎小红书一家企业的内部管理调整,更被视为互联网行业乃至整个职场生态变化的一个重要信号,让人不禁思考:大厂加班狂时代是否真的要终结了?
首先,在过去,互联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呈现出一片广阔的蓝海,业务持续高增长,大量的机遇和挑战接踵而至。对于众多互联网企业而言,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快速迭代产品、拓展市场份额、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工作量呈爆炸式增长,正常的工作时间难以完成各项任务,加班似乎成为了一种无奈但必要的选择,而大小周制度也应运而生。
以一些早期的互联网巨头为例,在创业初期,为了尽快推出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团队成员常常日夜奋战。大小周制度作为一种灵活的工作安排,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提高工作效率,应对业务的快速增长。这种制度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它见证了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也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其次,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日益成熟,企业面临的挑战也从单纯的规模扩张转向了精细化运营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继续维持大小周制度不仅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反而可能对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小红书等公司取消大小周制度可以视为一种顺应行业发展潮流的做法。对于那些已经进入稳定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言,通过提供更加灵活和人性化的工作安排来吸引和保留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进一步地,不少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长时间的工作和不规律的休息时间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身心健康。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员工更容易感到疲劳、压力增大,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创造力减弱等问题。相比之下,给予员工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恢复精力,提高工作的专注度和满意度,进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从小红书等公司的实践来看,逐步取消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时间安排体系,有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局面。
小红书取消大小周冲上热搜,确实反映了互联网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权益和工作体验,尝试调整不合理的加班制度。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大厂加班狂时代可能正在逐渐走向终结。
因此,小红书取消大小周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它引发了我们对大厂加班现象的深入思考。虽然大厂加班狂时代的终结可能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观念的转变,未来的职场将更加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