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中心路街道 颐苑社区:从墨痕到心印 “女书”八载话传承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安康 白煊
提起上街区中心路街道颐苑社区,居民立刻想到的是执麦为墨,绘就东方美学史诗的麦秆画;是以剪代笔,将万千世界凝于方寸之间的剪纸花;是以叶当媒,从历史长卷中款款而来的魅力茶文化。而这些让人心动的“非遗好物集”里,拥有“中国文化深谷里的山野玫瑰”之美誉的女书书法,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4月24日下午,值“女书书法培训基地”成立八周年之际,颐苑社区诚邀社会各界关心、喜爱非遗女书文化的同仁、朋友热闹相聚,和女书书法团队的28名成员,共赴一场浪漫春日里的风雅之约。
现场,伴着一曲悠扬婉转的《平湖秋月》,91岁的基地负责人任珺老师打开了话匣子,谈起八年来团队的艰辛发展,老人家如数家珍:“成立之初,感兴趣、愿意学的实在寥寥无几,我心里那个急呀!这么珍贵的文化瑰宝,却成了濒危艺术,我睡觉都不踏实!好在,沮丧之时,我得到了咱街道、社区的支持和帮助,大家伙帮忙,一起以公益形式办课堂、搞讲座、做宣传,让从前鲜为人知的‘女书’在群众中叫响。有了关注度后,慢慢来参观、学习的多了起来,如今,团队已经壮大到了122人,我终于能考虑择日‘退休’喽!”
说到兴起时,任珺老师热情地邀众人一起再次漫步“女书文化长廊”。琳琅满目的女书作品让人频频驻足细观:卷面或咏叹诗词,或书写家风,或畅谈愿景,传统文化的悠远与现代社区的温情,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令人目不暇接。《鹿柴》《湖上晓月》《新开牡丹》……任珺老师轻轻地摩挲着每一幅作品,喃喃诉说着创作背后难忘的趣事。
据了解,女书起源于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她”文字,其字体秀丽清癯、婀娜多姿,宛如亭亭少女,在上街颐苑女书书法团队的带领下,女书文化得到了传承弘扬。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任珺老师又对女书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大胆创新,不仅独创了“鹤体式”,还尝试将女书书法和工笔画完美融合,为笔墨赋予了更强的表现力,可谓“有笔有墨,亦书亦画”。
听完任珺老师的动情讲述,社区也适时地为女书成员们送上了纪念日的惊喜:一部犹如时间胶囊的视频短片,将团队八年来用心研学、潜心习作、户外写生、交流互动的精彩瞬间,完整地保存了下来,一帧一帧记录着大家和女书的同成长、共变化。
“真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感动啊!”人群里发出了惊叹。随着蛋糕被切开,大家再次见证了一场甜蜜的温柔暴击……
中心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加速‘女书进校园’项目落地,探索数字化女书宣传,让年轻一代对其触屏可感;联动企业开发文创,让木梳、书签、丝巾等非遗符号融入生活、潮在生活,让非遗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