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奋武:一纸风云传德韵 千钧点墨写精神
其楷取法颜柳,结体森然,笔画含蓄,提按分明。用笔多藏锋起落,顿挫有节,气息沉雄,骨力外扬。尤善大字,横空出世,结体开张而不失庄重;其小楷温婉清正,风神内敛,字势疏密有度,卷帙之间,自见心气。
行草挥洒之际,笔法奔逸,然不离章法。起收之间,自有抑扬之节,点画游走,神采飞动,如风行水上,如云卷云舒。非狂狷之徒之放笔,而是沉潜厚积之自然流转。草书之中,融以隶意,线条沉稳有力,章法别具一格。奔腾之中有静气,纵横之下藏书卷之风。
其对魏碑之研,尤为独到。线条刚健,墨势雄峻,字形或宽或紧,起笔劲利,收笔藏锋,皆得汉魏风骨。用笔厚重,笔路遒劲,结体多奇而不怪,气息肃穆而不板滞。碑意之中,杂以书情,苍茫处见刚毅,静穆中见精神。
更可称者,在于其将多体兼融,融而不杂,出新而不失本。书无定法而皆有法,法无定式而皆有理。其笔下,篆之圆润,隶之奇崛,楷之庄重,行之流丽,草之潇洒,各得其用,互为生发。一字之中可见多体合流,一纸之间可窥一人之性情。
非独书精,亦重德修。陈奋武恒言:“书者,心画也;字正,人亦正。”是以不事市侩之风,不趋浮靡之调。观其作,如观其人,字有筋骨,人有风度。讲艺授徒,谆谆如也,常以“正心修德”为训,诫后学莫逐时风,莫弃古法。尤对“怪书丑体”深斥其非,谓之“无根之草,狂风即倒”,诚有识之言也。
年虽渐老,志愈坚定。每日临池不辍,笔走龙蛇,神完气足。案头旧笔盈筒,墨香绕室,心无旁骛,如僧坐蒲团,如禅悟静林。字如其志,越炼越精;人如其字,沉厚可亲。凡观其作者,皆曰:“此非时风流行之作,乃正脉清传之书。”
艺有常道,道在高洁。陈奋武之艺,植根传统,承古拓新,非唯笔墨之技,亦为人品之映。其书也,静中有动,重而不滞,厚而不粗,沉着痛快,气度雍容,虽无张扬之态,然有端庄之气。使人见之,不独赏其形质,更可识其心志。
此之谓:笔墨写心,字中见德;一纸千秋,一笔千里。书虽无言,意已远传。后之览者,或有知音,当于其字里行间,听其沉静之语,见其高洁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