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地摊”走进惠济区江山路街道祥苑社区
2025年4月20日,惠济区江山路办事处祥苑社区为了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特邀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在香颂苑小区西门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实际操作,让社区居民和学生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以便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和互救。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急救知识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掌握急救技能的重要性。祥苑社区积极响应这一需求,主动联系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急救知识走进社区,惠及更多居民。
活动当天早上8点,志愿者李继东、徐澜、董艳伟三人早早到达现场,开始紧张而有序地准备工作。他们首先拉起了醒目的红色条幅,上面写着“急救知识进社区,守护生命共参与”,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为了确保讲解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志愿者们还带来了专业的模拟人设备。这些模拟人能够模拟真实的人体反应,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技巧。
活动开始不久,便不断有路过的居民驻足询问。志愿者们耐心解答了居民们关于活动开始时间、是否免费、适合哪些人群参与等问题。许多居民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实用,希望能够尽快开始学习。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现场陆续迎来了多批学生,包括来自惠济外国语学校的姬晨溪、高郑淳等几名学生,郑州财经学院的唐嘉蕊等45名学生,以及冠军中学8年级的唐泽凯等4名学生。学生们的到来为活动增添了活力,他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提问,展现出对急救知识的高度兴趣。志愿者们首先向现场的学习者详细讲解了单人心肺复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李继东通过模拟人演示了如何判断呼吸和意识、如何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并强调了按压频率和深度的关键点。接下来,志愿者们介绍了双人心肺复苏配合AED的使用方法。徐澜详细讲解了两人如何分工合作,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使用AED进行除颤,并演示了AED的操作步骤,包括如何贴电极片、如何分析心律、如何进行电击等。
此外,志愿者们还讲解了气道异物梗阻的处理方法。他们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并分别演示了成人和儿童的急救步骤。董艳伟特别强调了不同情况下急救手法的差异,并提醒大家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时要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伤害。最后,志愿者们介绍了常见创伤的处置方法。他们讲解了如何处理出血、骨折、烧伤等常见创伤,并演示了包扎、止血、固定等基本技能。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学生们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他们分组进行心肺复苏和AED使用的模拟演练,志愿者们在旁指导,及时纠正错误操作。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学习和练习,学生们纷纷表示,急救知识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许多学生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还增强了对急救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郑州财经学院的唐嘉蕊说:“以前总觉得急救知识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掌握这些技能是多么重要。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的活动。”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沟通,拟定将连续开展几期急救知识普及活动,以确保社区居民和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急救技能。社区工作人员表示,将积极支持和配合后续活动的开展,并希望能够邀请更多的专业志愿者参与进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急救培训。
此次急救地摊走进祥苑社区活动,不仅提高了参与者的急救意识,还增强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面对面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社区居民和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奠定了基础。未来,类似的急救知识普及活动将继续在社区内开展,以帮助更多人掌握急救技能。志愿者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急救知识,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为建设健康、安全的社会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急救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社区凝聚力的提升。通过共同学习和实践,社区居民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得到了加强,社区的向心力和归属感也得到了增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急救知识将成为每个社区居民的必备技能,为每一个生命的安全保驾护航。
文:董艳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