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行动】167件好事:连堂好人党建工作室收到顾问柳岳继老师爱心快递

金水春风社工 原创

2025-04-20 06:23

4月19日,位于周口市鹿邑县邱集乡韩楼行政村连堂村宏运驾校院内的河南省第三家好人党建工作室收到了来自省城郑州抗美援朝老兵、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原型柳岳继老师的爱心快递,里面有刚刚出版的《老人春秋》两本(将赠予顾问“河南好人”孔得发一本)以及给孩子的点心羊乳粉、饼干等,还有10年前的《老人春秋》上柳岳继老师宣传稿件复印件。倍感温暖,特别是柳岳继老师一句鼓励的话“无论在郑州还是鹿邑您的工作都会有声有色的”!

柳阿姨的教诲激励我助残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下面转发两篇报道柳岳继老师的事迹,供大家学习。

《老人春秋》2025年第八期文章《柳岳继:续写新时代关爱之歌》,文中图片还是去年郑州好人志愿服务队在郑州工程技术学院举办的公益活动中顾问孔得发拍摄。

一、柳岳继:续写新时代关爱之歌(来源:《老人春秋》杂志2025年第8期)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一些身影如璀璨星辰,即便跨越漫长岁月,依然散发动人光芒。抗美援朝老兵柳岳继便是这样一位令人尊敬的老人。她曾跟随部队文工团参加上甘岭战役,因表现出色荣立三等功;1991年从河南省土产公司退休后,她立即投身关心下一代的事业。柳岳父继家里存放着很多荣誉证书、获奖证书、聘书,34年来,她做义工、志愿者、荣 誉顾问、革命传统教育导师、红色教育基地宣讲员、校外辅导员……把退休后的生活过成了一首主题为奉献与担当的歌。

唱响教育之歌,点亮青春梦想

抗美援朝期间,16岁的柳岳继毅然投身战场,成为文工团的一员,战场就是她的舞台。她用激昂的歌声、灵动的舞姿,为战士们驱散战争的阴霾。退休之后,柳岳继决定继承战友遗愿,尽最大努力为社会作一些贡献,将革命精神传下去。她一直在青少年中宣讲红色故事,至今已34年。
“我们是步行过河去的朝鲜,边走边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走到桥中间时,大家一再扭头,看看身后的祖国。因为走了,很有可能就回不来了……”身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装的柳岳继说,跟孩子们讲完入朝时的这段经历后,她都会现场唱一段。老人精神矍铄,她的歌声里是自己走过的路,也诉说着胸前那些闪光勋章的来历。她说,我现在唱歌没有年轻时动听,但是我的精神状态饱满,孩子们在现场听到歌声,很容易受到感染。1991年
以来,她走遍了郑州的街道、社区、大中小学等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024年,柳岳继作为郑州八中的校外辅导员,参加了该校学习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团队日活动。2025年年初,郑州八中的老师跟柳岳继联系,称:“孩子们还在感谢您。”
柳岳继不断学习充电,跟得上时代和形势,才能更好地融入孩子们。2021年,柳岳继用手机收听了一个线上系列党课,讲师为了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当年7月1日前讲了党的100个小故事。柳岳继每天收听,每听完一节课,就在留言区写下学习感受和相关故事。听了100期,她留言100期。讲师注意到了柳岳继这位阅历丰富的听众,通过留言找到了她的联系方式。不久,讲师出现在柳岳继家门口,还带着汇编打印的柳岳继那100期的留言。拿到打印资料,柳岳继既意外又感动,她开心地说:“很多留言都是即时想法,之后很想找出来给孩子们讲,却找不全了。有了这份资料,以后我能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的素材就更多了。”
唱响关注之歌,温暖特殊群体
柳岳继格外关注报纸上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报道。2012年,一则关于郑州市特殊儿童的新闻引起了她的注意。她立即行动,通过报纸上提供的信息,赶到当时的郑州康达学校(今康达能力训练中心)当起了义工。从此,温暖特殊群体青少年也成为她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在康达学校,柳岳继没给孩子们讲红色故事,而是带着他们唱歌跳舞。柳岳继说:“康达学校里有很多来自星星的孩子,还有残儿。那些年,我基本上每个月去一两次,带着他们唱歌跳舞,孩子们手舞足蹈,开心地喊‘奶奶’。给盲童讲故事时,我先唱一首《卖花姑娘》,再教他们珍惜学习机会,不向命运屈服,努力生活。孩子们都喜欢有歌声的故事。”身体硬朗的柳岳继还会去省内其他地市关爱特殊群体青少年、留守儿童。每次参加活动,她提前准备好要捐赠的款、物,这些年的花费她从没计算过,只要能帮到孩子们,她就很欣慰。
2014年夏,柳岳继的老战友们组织去北京参加活动,经过沟通协调,柳岳继决定自费带盲童小朱跟她一起去。小朱在康达学校学二胡,他的勤奋让柳岳继印象深刻。出发时,柳岳继一路牵着小朱走,他们聊了很多,由于第一次去北京,小朱很激动。到北京天安门时,柳岳继一手牵着小朱,让他用另一只手摸着扶手,走上天安门城楼。登上天安门,小朱兴奋地拨通了爸爸的电话,说:“爸爸,我看见北京天安门了!”难忘的北京之旅很快结束,回去后小朱更加努力了,这些年一直跟柳岳继联系着。去年夏天,小朱给柳岳继打电话报喜:“柳奶奶,我考上北京的大学了!”
一腔尽忠血,遗志化甘霖。以柳岳继为代表的广大“五老”用爱与责任,为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撑起一片蓝天。他们身体力行,传递温暖和力量。他们与时俱进讲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代代相传。这份跨越年龄与身份的关爱,如同明灯,永远照亮着下一代前行的路。

二、柳岳继:上甘岭阵地上的“花木兰”

(来源:网络)

2021年8月,柳岳继老师回到她四川的家乡,曾连续十余天,两所学校,三场宣讲,这是时隔十多年后,当时87岁的抗美援朝女英雄柳岳继再次回到四川省泸州市探亲的公益轨迹。

七十多年前,柳岳继在四川叙永参军,成为抗美援朝战场上甘岭右翼西方山主峰上唯一的女战士,被誉为阵地上的“花木兰”。在壮烈的上甘岭战役中,柳岳继与死神擦肩而过,荣立三等功。

如今,90岁高龄的老兵柳岳继仍然奔忙在演讲台上,激情宣讲着那些亲历的战斗往事、红色故事。

【柳岳继讲述抗美援朝战斗故事】

15岁花季少女 瞒着家人去参军

柳岳继站在叙永一中的大操场上,为全校约4000名师生讲述抗美援朝的故事。

叙永一中,正是柳岳继开启从军生涯的地方。那年,她15岁,正是花季少女。

1950年4月,柳岳继在叙永省中(即现在的叙永一中)读初三。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进军大西南剿匪时路过叙永,柳岳继看到队伍里的女兵,觉得很威风,便有了参军的念头。柳岳继当即询问队伍里一位叫杨洪的女兵,但对方说部队现在不招兵,可以第二天到叙永春秋祠找团长报名试试。

柳岳继回学校把这事一说,班上同学都争着想去。第二天,柳岳继和班上一众同学都跑到春秋祠报名参军,因为人太多,杨洪就组织大家考了个试,现场简单地跳舞、唱歌后,柳岳继和班上其他两名同学通过了考试。因为部队第二天就要走,柳岳继没来得及跟父母告别,就瞒着父母跟着部队上了路。

部队走了整整一天,来到几十公里外的马岭休整。这时候,柳岳继在人群中看见了母亲的身影。同时考上的其他两位同学都被家人拦了回去,柳岳继也担心母亲不让自己走。果然,母亲找到部队领导,坚决不同意柳岳继参军。当天晚上,柳岳继和母亲促膝长谈到深夜,但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来到上甘岭右翼西方山主峰阵地的柳岳继(中)与战友的合影】

第二天,决心已定的柳岳继毅然跟着部队踏上了新征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文工团的一员。

上甘岭阵地上来了个“花木兰”

一年后,16岁的柳岳继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五军入朝参战。

部队一跨过鸭绿江,炮火便格外猛烈。部队日宿夜行,柳岳继白天躲在自己挖的掩体下休息,双手磨起血泡,晚上随部队急行。“哪里有战士,哪里就有歌声!”为了活跃阵地气氛,文工团按照指示到前沿连队开展文艺活动。柳岳继等三人被分到上甘岭右翼西方山主峰阵地,她成为这里唯一的女战士。

一次,柳岳继正在给战士们包饺子,来视察的团长见到柳岳继后说:“咱们主峰上有了‘花木兰’了!”随后还拿出相机给柳岳继和战友拍了几张照片。遗憾的是,除了柳岳继,“包饺子”这张照片上的战士,都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柳岳继给战士们包饺子。后来,照片上的战士除了柳岳继都牺牲了】

不久后,壮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这时,团长要求连里派人护送文工团的同志回团。但炮火十分猛烈,意味着为了完成护送任务会有更多人牺牲。“战士们都不怕牺牲,难道文工团团员的生命比战士们的生命金贵?”柳岳继坚决留在了阵地上。很快,作为文艺兵的柳岳继也参加了战斗。有一次,她主动争取到一个危险的地方送给养,那里是隐藏在敌人“眼皮”底下的爆破班所在暗堡,距离敌人只有几十米。送完给养,小分队准备返回时,一颗炮弹落在了坑道口,炸塌了暗堡门。副排长被弹片击中牺牲,一名战士大腿受伤,血喷涌而出。当时,多亏弹片打在了腰间的水壶上,柳岳继才幸免于难。

等炸坏的坑道口抢修完,天已经亮了,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只能等晚上再走。在坑道里,柳岳继身边躺着重伤员和已经牺牲的战友。担心重伤员坚持不到晚上,柳岳继含着热泪在他耳边轻声哼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在上甘岭战役中,柳岳继荣立三等功。

【柳岳继在上甘岭战役中荣立三等功】

90岁高龄仍励志 致力关爱下一代

1955年,柳岳继转业到河南省供销社。转业回地方后,柳岳继发挥文艺兵的特长,在河南省商业干校组织了一支业余文艺宣传队。1960年,这支队伍代表河南省去北京参赛,喜获全国第一名,随后被邀请到人民大会堂演出。

1991年退休后,柳岳继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致力于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她到大、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自己亲历的抗美援朝故事。

柳岳继四处奔走宣讲,每次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和矍铄的精神状态出现在人们面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老人的身体至今还靠钢钉支撑着。2015年,柳岳继不慎跌倒,身体三处骨折,医生说她余生恐怕只能在床上度过。但是,柳岳继拿出了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毅力和劲头,坚持康复训练,最终重新站了起来,继续活跃在公益活动现场。

2021年,柳岳继在河南郑州被聘为党史宣讲员、“红色教育”教导员。为了充实党史知识,87岁的她不顾身体疾病,经常出入图书馆和档案馆查找资料,甚至挑灯夜战写讲稿,有时一天就要讲两场。

时隔十多年后,柳岳继再次从郑州回到家乡叙永探亲。短短十余天,柳岳继先后来到母校叙永一中、叙永摩尼镇的留守儿童学校,宣讲党史和战斗故事3场,致力于家乡的“关心下一代”工作。

柳岳继的党史宣讲内容详实、精彩、感人,深受大家欢迎。还没离开叙永,柳岳继已经收到了河南多家大学的邀请,排着时间等她去作宣讲。

“其实真正的功臣是那些埋骨他乡的烈士,我只是那场战争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作为幸存者,柳岳继始终忘不了那些为国捐躯的战友。87岁高龄仍坚持奔走各地激情宣讲战斗故事,柳岳继希望用这种方式,让下一代记住这些英烈,把英烈精神传承下去。

团中央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劳模、河南省妇女英雄、河南省三八红旗手……柳岳继转业地方后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但她从不居功自傲,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唯有尽力奉献,直到生命的尽头。”柳岳继说,这样才能为国家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以告慰烈士们的在天之灵。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