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天涯】重庆渝中:“红岩文化精神的炽热追寻”

钱安 原创

2025-04-20 00:08

四月,重庆的天空时常被一层薄纱般的云雾笼罩,带着一丝朦胧与神秘。在这个充满诗意与缅怀的时节,我踏入了渝中区,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红岩精神的旅程。曾家岩周公馆和歌乐山烈士陵园,宛如两座历史的丰碑,静静地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又悲壮激昂的岁月。

     曾家岩周公馆:历史长河中的红色灯塔

走进曾家岩50号,周公馆那古朴的建筑在周围林立的现代化高楼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座三层小楼,青瓦白墙,在四月的微风中散发着岁月的沧桑。大门旁,一块小小的牌子安静地诉说着它曾经的使命。

踏入馆内,一股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每一件陈列品都像是一位沉默的讲述者,向人们娓娓道来那段惊心动魄的故事。展厅里,一幅幅黑白照片记录着周恩来、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点滴。照片中的他们,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在洞察着时代的风云变幻。


我在一张照片前驻足良久,那是周恩来同志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的场景。灯光昏黄,他眉头紧锁,手中的笔在纸张上飞速移动。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这里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一个重要办公地点。周公馆就像一座灯塔,在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中,为进步人士指引着方向。

沿着狭窄的楼梯缓缓而上,木质的楼梯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秘密。二楼的房间里,摆放着简单的床铺和桌椅。据工作人员介绍,周恩来等同志在这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从未有过丝毫抱怨。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日夜操劳。

在一个小小的书房里,我看到了一本本陈旧的书籍和文件。这些书籍中,有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也有关于中国革命形势分析的文章。我仿佛能看到周恩来同志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借着微弱的灯光,认真研读这些书籍,思考着革命的道路。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源泉,更是他们坚定信仰的精神支柱。

走出周公馆,站在门口的小广场上,我抬头仰望天空。四月的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地飘荡着。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的。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周公馆的革命者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危险,但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理想而不懈奋斗。他们的精神,就像这四月的阳光,温暖而明亮,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歌乐山烈士陵园:用生命铸就的精神高地

离开曾家岩周公馆,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歌乐山烈士陵园。歌乐山,这座曾经被阴霾笼罩的山峰,如今已成为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

走进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的烈士纪念碑。碑身庄严肃穆,上面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四月的阳光下,这八个字熠熠生辉,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沿着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两旁的松柏郁郁葱葱,它们像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我仿佛能听到烈士们的脚步声,他们在为了自由和正义而奋勇前行。

来到烈士墓区,每一座墓碑都承载着一段悲壮的故事。我轻轻地走过每一座墓碑,默默地向烈士们致敬。在一座墓碑前,我停下了脚步。墓碑上刻着“江竹筠烈士之墓”。江姐,这位伟大的女英雄,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始终坚贞不屈,展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

我仿佛看到了江姐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忍受着敌人的折磨,但她的眼神依然坚定,她的信念依然如磐。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忠诚,什么是担当。她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继续前行,我来到了渣滓洞和白公馆。这两座阴森恐怖的监狱,曾经是国民党反动派迫害革命志士的人间地狱。走进渣滓洞,牢房狭小而阴暗,墙壁上还残留着当年的血迹。铁窗、镣铐,这些冰冷的刑具,见证了敌人的残忍和革命者的坚强。

在一间牢房里,我看到了一幅用竹签和草纸绘制的五星红旗。这是狱中难友们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怀着激动的心情秘密制作的。他们虽然身处绝境,但心中却充满了对新中国的向往和对自由的渴望。这幅特殊的五星红旗,是革命者们信仰的象征,它比任何珠宝都更加珍贵。

走出渣滓洞,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了烈士们的鲜血,这里的每一段历史都让人痛心疾首。但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那是烈士们用生命铸就的红岩精神。

           红岩精神: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

红岩精神,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它涵盖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理想信念、巨大的人格力量和浩然的革命正气。

在曾家岩周公馆和歌乐山烈士陵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岩精神的内涵。在周公馆,革命者们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始终保持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们以大局为重,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歌乐山烈士陵园,烈士们在敌人的残酷迫害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宁死不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正义和尊严,他们的英勇事迹,是红岩精神最生动的体现。

红岩精神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在那个黑暗的年代,革命者们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斗争,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信仰。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这种信仰,让他们在面对敌人的屠刀时,毫不畏惧,勇往直前。

红岩精神是一种奉献的精神。为了革命事业,无数的革命者舍弃了自己的家庭、爱情和个人利益。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们的奉献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红岩精神是一种团结的力量。在革命斗争中,革命者们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他们不分彼此,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这种团结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保

   传承与弘扬:让红岩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四月的重庆,阳光明媚,生机勃勃。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应该深刻铭记历史,传承和弘扬红岩精神。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以红岩精神为指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要学习革命者们的智慧和勇气,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敢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

我们要学习革命者们的奉献精神,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我们要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要学习革命者们的团结精神,在工作和学习中,与他人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同时,我们也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红岩精神的宣传和教育。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社区、媒体等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红岩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我们可以组织参观学习活动,让人们亲身感受红岩精神的魅力。
四月的重庆之旅,让我收获颇丰。在曾家岩周公馆和歌乐山烈士陵园,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感受到了红岩精神的滚烫脉搏。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以红岩精神为动力,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我们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来源于:大象新闻客户端】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