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偶然停留到安家落户 绿城何以成为“天鹅之城”?
↑“王子”“公主”和它们的天鹅宝宝
中原网讯(记者 李娜 李宇航 文 马健 图)4月17日,北龙湖湿地公园的一片池塘里,“王子”和“公主”带着它们刚出生一周的天鹅宝宝在水中游弋觅食。9只可爱的天鹅宝宝排成一列长长的“小火车”,紧紧跟在爸爸妈妈身后。
这是“王子”和“公主”来到郑州后孵化的第6窝小天鹅。截至今年,“王子”和“公主”在郑州已孕育出45只天鹅,而今北龙湖大部分疣鼻天鹅都是它们的子孙后代。
2020年初,几只疣鼻天鹅偶然飞临郑州。同年春天,其中的两对疣鼻天鹅分别在北龙湖和贾鲁河安家繁殖,在没有人工干预、完全自然的状态下,当年就有13只小天鹅在郑州出生。此后,疣鼻天鹅连续6年在郑州繁殖,郑州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鹅之城”。
↑北龙湖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何处飞来白天鹅
最早飞到郑州的疣鼻天鹅有几只?有人说是5只,有人说是6只,也有人说是7只。它们是从哪里飞来的?这是一个未解之谜,不过大多数人的观点是迁徙途中落单或迷路至此。但无论它们从何而来,最终它们选择了在郑州安家。
最早在郑州安家繁殖的两对天鹅分别把家选在了北龙湖和贾鲁河,由此也形成了后来郑州疣鼻天鹅的两大族群,而这两对天鹅也分别有了自己的名字——“王子”“公主”和“贾园长”“河妈”。
2020年5月12日,在来到郑州短短几个月后,“王子”和“公主”在北龙湖繁殖的第一窝天鹅宝宝出壳。两天之内,6只毛茸茸的“小可爱”相继破壳而出,成为郑州第一批土生土长的疣鼻天鹅。而就在两周后,安家在贾鲁河的“贾园长”和“河妈”的7只天鹅宝宝也出生了。“野生疣鼻天鹅定居在城市本就是一个奇迹,而它们在郑州第一年就自然繁殖出13只小天鹅,这更是一个奇迹。”一直守护着天鹅的志愿者武嘉嘉说。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北龙湖的“王子”和“公主”屡创奇迹。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它们分别孵化出9只、9只、7只、5只、9只小天鹅。2022年以后,“王子”“公主”的第一代孩子们也开始成家,“王子”“公主”荣升爷爷奶奶。2024年,北龙湖同时有11对疣鼻天鹅做窝孵化,今年达到14窝。来到北龙湖,时时可以见到数十只天鹅在水面游弋。而这满湖天鹅,基本都是“王子”“公主”的儿孙。
相比于顺遂的“王子”“公主”,“贾园长”一家却相当坎坷。2020年9月,“河妈”因病去世,留下“贾园长”独自照料7只还未成年的小天鹅。这7只天鹅长大后,很多与北龙湖的天鹅“联姻”。
2022年,“丧妻”一年多的“贾园长”重新组建家庭,第二次做窝繁殖。然而就在天鹅宝宝出壳前三天,“贾园长”去世,它的妻子坚持继续孵蛋,最终只有两只小天鹅出壳,这两只天鹅被志愿者起名为“园宝”“利宝”。2024年,从小相依为命的“园宝”“利宝”组建家庭,并产下两枚蛋,但未能孵出。今年“园宝”“利宝”再次产蛋,按照疣鼻天鹅35天左右的孵化期,近几日应该就可以出壳。
此外,2022年,二代天鹅“欢欢”“桥桥”开始在贾鲁河做窝繁殖,成为第二对在贾鲁河繁殖的疣鼻天鹅。它们于2023年孵化出4只小天鹅,2022年和2024年未能孵化成功,今年再次产蛋孵化,不日也将出壳。
孵蛋中的天鹅
绿城处处天鹅飞
连续6年在郑繁殖,疣鼻天鹅已然成为郑州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每年都有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鹅粉”特地来郑州看天鹅。
很多到北龙湖或贾鲁河看天鹅的人会发现,郑州的疣鼻天鹅大部分是黑色脚掌,但也有少部分是粉色脚掌。为什么疣鼻天鹅的脚掌有两种颜色?志愿者说,这是因为天鹅的基因不同。
黑脚掌的疣鼻天鹅刚出生时是灰色羽毛,志愿者称其为“灰宝”;粉脚掌的疣鼻天鹅出生时就是白色羽毛,志愿者称其为“白宝”。郑州疣鼻天鹅的“白宝”基因最早来自贾鲁河的“河妈”。“河妈”是粉脚掌,它与“贾园长”第一年孵化出的7只小天鹅中有3只是“白宝”,也就是后来人气极高的“大吉”“大利”和“吉吉”,这3只“白宝”后来都与北龙湖的天鹅联姻,为北龙湖带去了更多的“白宝”基因。
2021年4月,一只外来的疣鼻天鹅受伤落在农业路附近,这只雌性粉脚掌的天鹅被救助康复后也被送到了北龙湖,因此大家都称它为“外来妹”。后来,“外来妹”与北龙湖二代天鹅“大舅哥”结合,生出多只“白宝”,而这也是郑州疣鼻天鹅“白宝”基因的另一个来源。
一对一对成家,一年一年繁殖,郑州疣鼻天鹅数量正在逐年增长。然而疣鼻天鹅具有极强的领地意识,成家后就需要寻找领地。前两年北龙湖尚有足够的空间供天鹅安家,然而随着北龙湖疣鼻天鹅数量的越来越多,天鹅之间的领地之争也愈演愈烈。2024年,北龙湖区域首次有超过10窝天鹅繁殖,有几对天鹅只能飞到北龙湖外围的东运河、金融岛等区域寻找领地,北龙湖疣鼻天鹅开始外扩。而在贾鲁河,疣鼻天鹅也由最初集中在欢河段,逐渐扩张到老鸦陈、祥云湖、江山路等多个区域。郑州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看到疣鼻天鹅。
今年繁殖季,有不少人看到一对疣鼻天鹅经常在金水河活动,而在西流湖,有一对疣鼻天鹅已经在做窝产蛋。我们看到,疣鼻天鹅正在从北龙湖和贾鲁河逐渐向郑州其他地方扩张。
而今年,郑州至少有16窝疣鼻天鹅繁殖。据志愿者估算,它们产蛋总数超过百枚。“疣鼻天鹅选择了郑州,我们不能辜负它们的选择。”志愿者说,希望所有人都能善待和爱护这些郑州的“新居民”。
眠沙卧水,翱翔天空。我们可以想象到,有朝一日,郑州处处都可以看到天鹅,它们与人类友好地生活在这座城市,而这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最佳注解。
天鹅缘何留郑州
疣鼻天鹅是候鸟,一般情况下是迁徙的,在中国它们多于新疆、内蒙古、青海等地繁殖,冬季飞到南方过冬。郑州并非疣鼻天鹅的繁殖地,可疣鼻天鹅为何在郑州成了留鸟呢?
郑州市林业局野生动物救护站站长董朝伟说,疣鼻天鹅对栖息环境要求很高,多栖息于水草丰富的河流、湖泊、湿地等,北龙湖和贾鲁河水面开阔、水质优良、水草丰茂,十分适合疣鼻天鹅生活。“郑州近年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为野生鸟类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是疣鼻天鹅能够留在郑州的根本原因。”
良好的生态环境留住了疣鼻天鹅,郑州人的包容和爱心也让疣鼻天鹅在这座城市有安全感,从而天鹅族群不断发展壮大。2020年天鹅甫来郑州,就有很多市民自发成为志愿者,同年年底,郑东新区爱鸟护鸟协会成立,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爱鹅护鹅的队伍。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守护着天鹅在郑州的生息繁衍。
“郑州的疣鼻天鹅是野生鸟类,我们不应过多干涉它们的生活,但有些帮助也是必须的,密切关注而不打扰,是我们保护天鹅的原则。”一位志愿者说,每年繁殖季,每窝天鹅都有志愿者巡护,大家还在天鹅繁殖区域围上围网,以防惊扰到孵蛋的天鹅;每到冬季食物匮乏之时,大家给天鹅适当投喂玉米等食物,帮助天鹅顺利过冬;而有天鹅生病或受伤时,大家会全力救助。
今年2月份,一位志愿者发现北龙湖一只天鹅脖子肿大,无法进食,疑似吞食异物。北龙湖工作人员和现场志愿者立即行动起来,他们想办法捉到天鹅,随后将其送至动物医疗机构,最终,医生从其脖子内取出了一根钢针。为天鹅实施手术的动物医生李宝文说,幸亏救助及时,才保住天鹅一命,天鹅一旦吞食钢针、鱼钩之类的尖锐物,若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等待它们的很可能就是死亡。
在保护疣鼻天鹅过程中,郑州北龙湖也形成了“政府+协会+志愿者+专家团队”的联合保护机制。政府各部门明确责任分工,爱鸟护鸟协会承担日常保护工作,广大志愿者积极参与天鹅保护,专家团队为天鹅的生息繁衍保驾护航。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到保护天鹅的行动中,让北龙湖真正变为“天鹅湖”。
而在贾鲁河,郑州市印发《关于〈贾鲁河疣鼻天鹅保护管理方案〉的通知》,划定贾鲁河疣鼻天鹅栖息地保护范围,之后相关部门也出台《关于贾鲁河疣鼻天鹅栖息地管理的通告》,给了疣鼻天鹅政策上的保护。志愿者更是每天沿河巡护,修建围网、搭设浮岛、劝阻钓鱼者,尽心尽力为天鹅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最初天鹅飞到郑州也许是偶然,但之后它们留在郑州必不是偶然。”来自北京的摄影爱好者司国强多次来到郑州拍摄疣鼻天鹅,当看到郑州为保护疣鼻天鹅所做的努力,他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偶然落郑,到安家落户,再到代代繁衍,天鹅因为郑州这座城市的包容爱护而安居,郑州也因天鹅的到来而更加美丽更具生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今年的天鹅宝宝将陆续出壳,新一代的天鹅也定会书写出它们与这座城市的新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