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惊现“小长城”?背后故事竟如此震撼!

热点界 取材网络

2025-04-17 20:43

十五年漫漫公益路,东蒙山从荒芜到胜境的传奇蝶变
在浙江温州,有一处新晋网红打卡地——东蒙山“牛岩岭长城”,因其形似长城的独特景观,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温州长城”。这处闻名遐迩的景点,曾经只是一片鲜有人至的荒山野岭,而如今的华丽转身,是创始人陈德光长达十五年的心血倾注和爱心人士的慷慨以及建设者的拼搏。

东蒙山,钟灵毓秀,汇聚瓯江之灵气,背靠括苍山,兼得雁荡山之盛名,自古以来便是道教圣地。葛真人丹台历经岁月洗礼,依然静静矗立,诉说着往昔的神秘故事。道教师祖陶弘景、林灵素曾在此潜心修行,更为此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站在神牛守护的东蒙之巅,瓯江奔腾的江水映入眼帘,滔滔东逝,尽显“浙南第一洞天”的磅礴气势。这里峰高谷深,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百丈之高令人望而生畏;奇峰怪石姿态各异,仿佛是大自然这位鬼斧神工的雕塑家精心创作的艺术品。山间植被繁茂,绿树成荫,如层层绿浪翻涌不息,云雾缭绕时,仿若人间仙境,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被东蒙山的魅力吸引,唐代诗人孟浩然曾留下“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的千古名句,晋朝永嘉太守谢灵运、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南宋状元王十朋等也都在此留下足迹与诗篇,他们的诗词歌赋为东蒙山编织了一层绚丽的文化锦缎。此外,传承千年的“乌牛纂”茶文化,以及以道观为核心、历代修筑的道路、亭台楼阁,都承载着东蒙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2010年,改变东蒙山命运的接力棒交到了陈德光先生手中。这位1963年出生于乌牛码道村的有志之士,怀着对家乡山水的热爱和传承文化的使命感,与团队成员携手,决心为这片57.1公顷、海拔476米的土地绘制一幅崭新的蓝图,开启了东蒙山的蜕变之旅。

艰苦创业  无畏险阻筑梦
东蒙山的建设过程,堪称一部现代版的“愚公移山”奋斗史。建设者们在崎岖的山谷边开凿道路,在陡峭的悬崖峭壁上修建亭子,在山脊梁上搭建驿站和长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深刻内涵。从实地勘察、精心设计,到开垦施工、物料采购与运输,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团队成员们却事事亲力亲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为了打造出原汁原味的“瓯越长城”,陈德光先生自掏腰包,邀请亲友一同前往八达岭和嘉峪关长城考察学习。他们就像一群严谨的学者,仔细观摩长城的建筑格局,认真拍照留存,精确丈量尺寸,用心记录每一处精妙设计。回来后,依照八达岭长城的格局,在东蒙山上精心修筑了计划设计长达两千多米的长城,并以古温州五县命名为永嘉门、永安门、永乐门、永泰门和永平门,已建成了三座烽火台。

施工期间,困难如影随形。雨季时,山洪如猛兽般肆虐,威胁着工程进度和人员安全;冬季时,严寒似冰刀般刺骨,给施工带来极大不便。由于沿线施工地形复杂,无法设置机械化索道,所有沙石料、施工设备和工具等,都只能依靠古老的驮物方式运输上山。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骡子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大功臣”。

骡子们身形并不高大,却要背负着三四百斤的重物,在陡坡、碎石荒地、杂草丛或是峭壁岩石边沿艰难前行。它们那幼黑的皮毛下,细小的四肢在重压下微微颤抖,却依然顽强地奋力拾级而上,累得汗如雨下,气喘吁吁,嘴角泛着白沫,眼眶中甚至闪烁着疲惫的泪光。长期的承重与摩擦,使得它们的肩背皮开肉绽,伤痕累累。在酷热难耐的夏日,为了避开高温,它们只能趁着夜间凉爽出发驮运物料。在长达十几年的施工期里,它们日复一日,一趟又一趟,从不间断,默默驮运着数以万计的物料,为东蒙山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份坚守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25头骡子在这场建设中不幸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它们的奉献令人痛心不已,也让人肃然起敬。

爱心汇聚  共筑东蒙盛景
民间公益建设,资金筹集是最大的难题之一。陈德光先生凭借着钢铁般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四处奔走呼吁。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致电亲朋好友,拜访客商、华侨以及企业、商会等社会各界人士,足迹遍布广州、东莞、海宁等地。他的真诚与执着深深打动了众多有识之士,东蒙集团董事长池慧杰、嘉丽鞋业董事长蒋乐梅、合丰胶业董事长吴建淼、华侨蒋永川先生等等企业家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最终募捐善资近达二千万元。这些爱心善款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照亮东蒙山建设之路的璀璨星河,成为东蒙山蜕变的强大助力。

文化传承  碑文镌刻永恒
如今,东蒙山的三期工程暂告一段落,呈现在世人眼前的是一处美轮美奂的盛景。然而,如何将这段感人至深的建设历程与东蒙山深厚的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成为了摆在众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此时,当地作家柯银存先生欣然接受“温州长城”创始人陈德光先生的邀请,免费以笔为剑,以文为墨,将东蒙山的前世今生、建设的艰辛与不易以及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一一镌刻在石碑之上。画师陈文华先生为“温州长城”创作巨幅图文并茂的手绘浮雕。他们的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每一幅图都生动地展现了那段热血沸腾的奋斗岁月,让后人能够透过这方石碑,触摸到东蒙山发展的脉络,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如今的东蒙山,恰似一座遗落人间的琼楼仙阁,又如繁星洒落大地,处处闪耀着迷人的光彩。慕名而来的游客登上东蒙之巅,俯瞰着眼前的壮丽景色,无不心旷神怡。东蒙山的华丽蜕变,不仅为四方百姓提供了一处休闲旅游的胜地,更将福泽千秋万代。尽管东蒙山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建设的脚步并未停止。陈德光先生等前辈已年届耳顺古稀,他们满怀期待地将接力棒交给后人,希望新一代能够继续为东蒙山的辉煌添砖加瓦。相信在传承与奋斗中,东蒙山将继续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把东蒙山公园建设成瓯江北岸亮丽的风景线,书写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成为永远屹立在温州大地上的文化瑰宝。(李望)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