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查促改 筑牢师资培育根基——郑州经贸学院金融与经济学院召开帮扶工作阶段性总结会
记者 赵迅
为提升年轻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打造高质量师资队伍,根据《金融与经济学院24252学期“老带新”一对一帮扶方案》要求,2025年4月14日下午,金融与经济学院在15215会议室召开了帮扶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会。金融与经济学院院长牛艳莉、学院督导组成员、院级骨干教师参会。会议由院长牛艳莉主持。
会上,张玉玲教授通报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导师制定的培养计划存在内容笼统、针对性不足的问题,不同新教师的计划出现同质化现象,未能充分结合个人专业基础与发展需求制定个性化方案。同时,过程性材料留存不完整的情况较为普遍,除少数教师外,多数帮扶手册的活动记录存在缺失,影响了对帮扶实效的精准评估。科研帮扶方面,进度不均衡问题突出,部分新教师在科研选题、论文写作等关键环节的指导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系统性培育机制有待强化。
针对上述问题,与会导师进行了共同探讨,对后续工作提出了整改建议。一是在计划制定上,要求导师参照帮扶模板,结合新教师特点制定“一人一策”方案,细化学情分析、课堂管理、课后反思等实操内容,避免“模板化”倾向,确保帮扶计划切实可行;二是在过程管理方面,建立《帮扶活动记录台账》,明确每两周记录帮扶细节,涵盖听课反馈、教案修改、科研指导等内容,并依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等进行月度考核,实现过程管理可追溯、成效评估可量化;三是分层开展专项提升活动,通过示范课观摩、互动式教学工作坊强化教学能力,通过课题联合申报、论文写作培训等提升科研水平,推动新教师从“入门”向“精通”进阶。
下一步,学院将持续优化帮扶机制,聚焦“个性化培养、过程化管理、成果化验收”,推动新教师在教学上快速适应、科研上稳步突破,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教学相长”的良性发展格局,为学校合格评估及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