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街区工业路街道:创新开设“案例解析工作坊” 锻造基层治理“尖兵”
正观新闻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李萌 周泽民
为全面提升青年干部跨部门协作效能与实战能力,上街区工业路街道党工委立足基层治理实际,创新推出“案例复盘+情景推演”互动教学模式,自4月起启动青年干部“案例解析工作坊”,通过“解剖麻雀式”案例教学,助力35岁以下青年干部练就“硬本领”、勇挑“千斤担”。
聚焦痛点 直击基层治理难点
首期课程聚焦党政工作实务,以某次会议通知延误事件为切入点,真实还原值班人员未同步抄送通知导致工作脱节的处置过程。党政办主任在复盘时坦言:“原以为接个电话就能解决,忽视了流程规范的‘安全绳’作用。”纪工委现场补充追责细节,以案为鉴敲响责任警钟。通过圈出2个典型协作失误点,引导学员深刻认识制度执行的重要性。
多维互动 激活思维碰撞火花
课程打破传统“一听到底”培训模式,构建“案例还原-思维碰撞-经验内化”闭环。在分组推演环节,参训的青年干部围绕《街道急件流转清单》展开头脑风暴,针对抄送规则、反馈时限等关键要素提出创新方案,通过对比现行制度,提炼出硬性规则,将碎片化经验固化为标准化流程。现场设置的“找茬加分”机制更激发学员主动发现潜在风险点,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的转变。
实战导向 锻造应急处突能力
为强化培训成果转化,课程设置防汛应急通知衔接任务,要求学员在课后梳理城管、应急、平安、民政等职责衔接点。这种“课堂推演+课后实践”的模式,有效推动青年干部从“知道”向“做到”进阶。正如参训学员小张感慨:“复盘别人的‘跌倒’经历,让我们在实战中少走弯路,处置复杂问题更有底气。”
据悉,该培训将贯穿全年,后续课程涵盖社会工作、AI应用、矛盾调处、助企服务等10类典型场景。街道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案例筛选-流程再造-制度完善”的螺旋式提升机制,持续打造“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的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为提升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青春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