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美,美在自然

商都管城 原创

2025-04-15 18:36

自然之美,美在自然

作者 胡全良

去年以来,到北京文化美术单位场所等场所参观学习,听部分书画老师当面精彩授课,与优秀书画作品进行无言交流,耳濡目染,有种如沐春风的自然而然的美好感受。

学习书画是我的梦想。儿时苦于农村经济条件有限,工作时苦于精神压力太大,退休后苦于琐事烦事较多,书画梦想至今尚无着落。但我童心未泯,一直憧憬有一天在书法绘画领域有点成就,也特别想请书画大师们给我不吝赐教。

我曾一度认为,无论是学习书法艺术,还是学习绘画技能,只要多读书、多临帖就成,甚至认为只要多读多临,必然成才成功。也试着循规蹈矩,走了一段时间,但由于悟性不到位,总是收效略差一筹。如今,走了一圈、看了一遍、悟了一番,深深感到,以大自然文化为基石,与大自然有机结合,师法大自然、领悟大自然、美化大自然、超脱大自然,是书画艺术成长成才成功的一条宝贵路径,值得终身学习、致敬、追随。

自然之美,美在发现

大自然,自然很大。自然之美,无限之美,含人含物,皆其所有。自然之美,视于眼,闻于鼻,听于耳,感于心。其间的美好,无边无尽,关键是要善于观察,乐于发现。水,是大自然的血液。涌动的泉水,潺潺的溪水,奔腾的江水,滚动的海水,有一种流动之美。山,是大自然的脊梁。平缓可爱的山丘,连绵层叠的山峦,高耸巍峨的山峰,有一种固体之美。土,是大自然的肌肤。深沉富饶的黑土壤,悠然温和的黄土壤,典雅厚积的红土壤,是一种色彩之美。总之,自然界广袤无垠,博大精深,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自然之美,等待我们去发现。发现了,才能描绘它的美好,提炼它的精华,感化人们的心灵,歌颂和弘扬它的精神。

自然之美,美在变化

自然界,美不胜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差、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手段、不同的表现形式,去描绘大自然、表达大自然、推介大自然,会产生差别变化很大的效果效应。比如植物的嫩芽初生、含苞待放、果实累累,比如一个人的呀呀学语、年轻力壮、偻身行走,比如景致的狂风暴雨、火舌万丈、天崩地裂,等等,可以平铺直叙,也可以鬼斧神工,还可以蒙太奇式。如此变化无穷的大自然,需要我们用变化无穷的手法、深䆳灵动的笔法、灵动活现的指法,去撷取精华、提炼灵魂,用花样翻新的构思,描绘色彩斑斓的世界,创作出光彩绚烂、活龙活现、灸手可热的优秀作品。

自然之美,美在和谐

和谐是一种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自然界中,和谐之美体现在万物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的规律之中。植物与动物、水与土地、日月星辰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它们在和谐环境中共同生长、共同繁衍、共同演变,构成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之间没有明显的争斗和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比如,树木的叶子为土地保持了湿润,土地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植物和土地共同维系着生态环境的平衡。这种和谐之美,让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和包容性,也让我们感受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力量。大自然的和谐之美通过艺术家的创作形式、色泽、材质和内容进行巧妙勾勒、搭配、融合,提炼、遴选出花样翻新、和谐融洽,具有无限美感和深远意境的优秀作品。追求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走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享受生活、建立更加美好的和谐社会。

总之,自然之美,美在自然。让我们真切感受自然之美,融于自然之美,化于自然之美之中,在美好的大自然里,充分领悟人生的无限美好,认真沐浴生活的灿烂阳光。

胡全良,男,河南省驻马店市人,1981年入伍,1984年入党,大校军衔。先后在团、师、集团军、军区宣传部门工作,两年前退休,曾有千万文字见诸媒体,有两部专著问世。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