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虎养车2024年度“营收靓丽”背后的隐忧正在放大

九州商业观察 原创

2025-04-15 08:18

原标题: 途虎养车2024年度“营收靓丽”背后的隐忧正在放大

2024年,途虎养车(HK:09690)交出了一份表面亮眼但内藏隐忧的成绩单。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达147.59亿元,同比增长8.5%;调整后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增长29.7%,实现连续第二年盈利。然而,资本市场并不买账——财报发布次日,股价盘中一度暴跌逾7%,成交额为前一日的三倍,收盘报17.94港元,跌幅1.21%。而从2023年上市高点至今,股价已累计回撤超50%,市值蒸发逾百亿港元。

“一次性利润”退场后,归母净利大降九成

财务数据显示,途虎2023年录得归母净利润67.01亿元,而2024年归母净利仅4.84亿元,同比暴跌92.78%。这一落差的背后,源自于2023年财报中64.65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账面收益。2024年起,该优先股已悉数转换为普通股,不再带来公允价值收益。剔除这一因素后,公司实际盈利能力仍在爬坡阶段。

更值得关注的是,途虎过去四年(2019-2022)累计亏损达153.33亿元,即便近两年实现盈利,累计亏损仍超50亿元,盈利稳定性面临挑战。

主营业务增长+利润率承压

从业务结构看,轮胎与底盘零部件、汽车保养是途虎的两大营收支柱。2024年,轮胎与底盘零部件业务营收达61.32亿元,占比41.6%;汽车保养营收54.21亿元,占比36.7%。两大板块增长分别为10.4%与9.9%,支撑了整体营收的稳定扩张。

但利润率却未同步改善。途虎坦言,主要受消费者品牌偏好变化影响,轮胎及底盘零部件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尤其在2024年下半年表现更为明显。这一趋势若持续,恐对整体盈利构成拖累。

高度依赖加盟扩张,投诉率居高不下

截至2024年底,途虎在全国共有6874家养车工场店,其中高达6716家为加盟门店,占比达97.7%。虽然加盟模式有助于快速下沉市场、提升市场覆盖率,但也埋下品控隐患。

数据显示,途虎在黑猫投诉平台上的投诉量超过3100条,投诉内容涉及服务糊弄、价格虚高、拒赔推诿等问题。据消费保数据研究院统计,途虎的投诉率高达48.09%,远超天猫养车(19.26%)和京东养车(12.5%),位列行业首位。

个别案例更引发舆情关注。例如,一名车主仅因“空调不制冷”被门店建议更换费用高达1.58万元的部件,但后在第三方维修店被证实无需更换,维修费用仅为4000元。尽管途虎推出“放心消费”四项举措试图重塑口碑,但从投诉量和处理反馈来看,短期内成效仍有限。

市场竞争白热化,巨头围攻下压力加剧

除了内部挑战,途虎还面临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在汽车后市场的围攻。京东推出“震虎价”,对标途虎价格全面下探5%;天猫养车喊出“每隔两公里一家店”的口号,快速蚕食下沉市场份额。面对价格战与流量战双重夹击,途虎难免被迫提升营销投入。

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增长11.72%,至19.16亿元,其中营销支出达10.08亿元,同比增长15.5%。虽然有助于导流与门店宣传,但也进一步压缩了净利空间。

未来挑战与转型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提升,传统燃油车维修与保养业务增长将趋于放缓,途虎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尽管其当前用户复购率提升至62.3%、月活跃用户达1200万,具备一定用户基础,但如何从“价格透明”走向“服务标准化”,成为下阶段发展的关键。

此外,途虎的加盟模式需要更加严谨的质量控制体系支持,否则一旦加盟失控、投诉频发,不仅将拖累品牌形象,也可能影响长期估值稳定性。

途虎养车在“透明价格+全国连锁”理念下完成了从创业公司到港股上市企业的跃迁。2024年财报表面光鲜,但利润结构变化、门店管理失控、用户信任下滑等问题正逐步显现。

在万亿规模的汽车后市场中,未来几年仍充满机会。只是对途虎而言,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来源丨经济格局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邹猫小妹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