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广路街道漓江社区:党建引领聚民心 居民自治添活力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伟平 朱翔宇
记者今日从二七区京广路街道漓江路社区获悉,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和个性化发展,近年来,该社区坚持将党建引领作为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的“红色引擎”,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服务、育文化,推动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打造“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基层治理由“粗”到“细”,由“细”到“微”的转变,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强“红色纽带” 淬炼治理先锋队
社区通过织密“自治网络”,构建“社区党支部—小区党小组—楼栋自治小组—居民代表”四级自治体系,成立“邻里议事会”“红色管家团”等自治组织15个,吸纳党员骨干、热心居民、物业代表等100余人,实现“一小区一队伍、一楼栋一管家”服务模式。激活“党员先锋”,推行党员“双带”行动(带头参与自治、带动群众共建),设立“党员责任岗”12个,组建“老党员调解队”“青年志愿帮办团”等特色队伍,今年以来牵头解决楼道杂物整治、小区环境治理、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问题20余件,实现“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双向互动、双向反哺。培育“自治能人”, 开设“自治骨干训练营”,定期邀请社区律师、社工专家开展专题培训,积极培育“法律明白人”“协商议事达人”等居民带头人,赋能自治能力提升。
创新“自治机制” 激发群众参与度
利用“三事分流”议事法,建立“大事社区办、小事网格办、私事协商办”分级处置机制,通过“居民提事—网格议事—联席决事—公开晒事”四步流程,推动橄榄城五号院大草坪升级改造、新公馆充电桩改建等民生项目落地。依托雷锋超市实施“积分超市”激励机制,推行“居民自治积分卡”,将参与志愿服务、文明监督、矛盾调解等行为量化积分,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家政服务等,累计兑换20余人次,居民参与率提升50%。开展“微治理”项目化运作,依托红色物业,支持居民自主申报“楼栋美化”“亲子课堂”等自治项目,形成“居民提案、社区支持、共同实施”的自治模式,满足居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让社区治理“握指成拳”,全面促进社区“治理+服务”融合发展。
打造“自治品牌” 厚植社区治理文化
打造“邻里茶话会”协商品牌,定期在小区大草坪、楼栋大厅举办“茶话会”,通过“一杯茶、一条凳、一群人”的轻松形式,收集意见建议20余条,协商解决宠物管理、噪音扰民等问题10余件,居民满意度达99%。打造“邻居节”共融品牌,依托传统节日开展“邻里文化节”“共赴团圆好时光”活动,组织居民共演节目、共话家风、共包饺子等,覆盖群众达500余人,提升群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对社区的归属感。打造“自治之星”评选品牌,积极开展“最美楼栋长”“热心好邻居”“优秀党员”等典型代表评选活动,通过宣传公示、故事宣讲等形式弘扬自治精神,营造“人人争当主人翁”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