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天涯】四川南江教育:别“水中捞月”,赴“柳暗花明”

钱安 原创

2025-04-13 22:18

有人曾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一深刻而富有诗意的表述,生动地诠释了教育的本质与力量。教育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种心灵的触动与感染,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塑造。

而班主任,恰恰是那个站在树根处施肥的园丁,是那片托起无数云朵的天空,更是千万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心灵摆渡人。他们如同辛勤的园丁,默默地在树根处耕耘,为树苗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茁壮成长。又宛如广袤无垠的天空,给予云朵自由飘荡的空间,让它们变幻出绚丽多彩的姿态。还恰似心灵的摆渡人,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引领着学生穿越迷茫与困惑。

                       

今天远在四川南江一位在公办学校从事多年教育多年的老乡打来了电话,她满怀感慨地说道作为教育战线的“最后一公里守护者”,我们深知:班主任不仅是一个班级的领航员,更是一所学校育人理念的践行者。他们宛如航行在茫茫大海中的舵手,引领着班级这艘船只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他们也是学校育人理念的忠实执行者,将学校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其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启明星,更是万千家庭希望的守护者。在学生迷茫时,班主任如同璀璨的启明星,为他们照亮前行的道路;在学生遭遇挫折时,班主任给予他们温暖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重新振作。而对于万千家庭来说,班主任是他们希望的寄托,是他们孩子成长的重要保障。

我们手中的粉笔,写下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改变命运的密码。每一个字符、每一道公式、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这些知识如同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世界,让他们有机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

我们深夜批改的作业,承载的不仅是分数,更是无数父母望子成龙的期待。那一本本作业上的批注,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对他们不足的指出和引导。而背后,是无数父母殷切的目光,他们期盼着孩子能够通过教育,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一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班主任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班主任的角色和职责或许有所差异,但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始终不变。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班主任的责任也更加重大。他们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创新教育方法,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为什么班主任这个神圣的职位如今竟成了许多老师眼里的“烫手山芋”啦呢?这实在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老师们没有了教育情怀了吗?是教师们早已丧失了责任与担当了吗?不,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许多老师累了,特别是许多班主任严重感到身心疲惫了。这种疲惫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多种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

究竟是什么让老师们对于“班主任”望而却步呢?我大致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分析:1、时代变了,学生也变了,而我们班主任没变,大多依旧穿着旧鞋走新路,导致工作效率不高,行动迟缓,所以一通折腾下来,耗时耗力,身心疲惫。

时代的发展犹如滚滚洪流,不断带来新的观念、新的挑战。如今的学生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的事物更为丰富多样,思维也更加活跃。而许多班主任仍沿用过去的教育方式,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骑着老旧的自行车,怎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比如,在处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上,如果班主任只是简单地禁止和批评,而不了解游戏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所在,不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娱乐观念,那么必然事倍功半。如此这般,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处处碰壁,怎能不感到心力交瘁?2、随着社会舆论对教师的“攻击性”越来越强,责任过重,风险太大,导致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负面情绪太多,价值感、幸福感不足,心态出现了问题。这些因素正一步一步摧毁教师们的教育热情和梦想,也让我们的教师变成了“惊弓之鸟”。

在当今社会,一旦出现教育相关的问题,舆论往往会将矛头指向教师。教师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生怕稍有不慎便成为众矢之的。比如,学生在学校发生意外,无论原因如何,班主任都可能要承担责任。这种过度的责任追究,让班主任们如履薄冰

。长期处于这种紧张状态,教师们的心态怎能不受到影响?又怎能在教育工作中感受到价值和幸福?3、快节奏的时代,致使大部分教师活在了别人的世界里,忽视了自己的发展问题。每天收到的只是负面信息,在意身边人的看法,抱怨当下环境,在意工作中学生出现的鸡毛蒜皮……虽然许多教师也感受到了危机感,但往往只在工作上“埋头苦干”,却忽视了怎样“抬头巧干”。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很容易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教师们也不例外,他们过于关注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比如,有的教师为了迎合家长的期望,拼命给学生布置作业,却没有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这样的盲目忙碌,只会让自己越来越疲惫,越来越迷茫。

                       

其实,为什么我们教师感到学生不好管,一个班里总有几个学生每天对着自己干?其实反观我们自己就可以得到答案。我们缺乏目标感,除了上课还是上课,除了批改作业还是批改作业,除了一日三餐还是一日三餐,我们并没有学习,也没有学习的动力。因此我们在不断地生发负面情绪,我们在不断地抱怨社会……

老师如此,学生亦然,仔细观察班里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想大多也是缺少奋斗目标,学起来费劲,内驱力不足,找不到正事干,所以才滋生了那些“歪风邪气”。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一直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在过去,教师的职责相对单一,而如今,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不能与时俱进,树立明确的目标,就很难适应这种变化。比如,过去教师只要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而现在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墨守成规,那么必然会在教育工作中感到力不从心。

其实,我们从学生随便塞一颗糖给我们就会高兴一天,朋友圈就会晒个不断这些举动来看,我们做班主任的幸福感触发点真的很低,只是我们只期待别人给自己,而忽视了原来自己也可以点燃自己。曾经看过“燕子飞来时”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觉得很有趣,又那么具有可参性。她发现最近班里学生给班主任搞了一个“可怕的老师排行榜”,有四种类型的老师“光荣”上榜。1.个子矮的老师可怕。(排行榜第四)2.戴眼镜的老师可怕。(排行榜第三)3.中年老师更可怕。(排行榜第二)4.不化妆的语文老师最可怕。(排行榜第一)

                       

有的老师觉得学生不正是说自己吗?自己“四毒俱全”,学生是典型的照葫芦画瓢。即使面对这样看似对自己不太友好的评价,她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给自己的情绪加了“糖”,她认为:这些所谓的“可怕”背后,藏着的是我们老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民主开放的班级管理、大胆创新的教育理念……

个子矮——说明从不喜欢居高临下与学生交流。在教育过程中,老师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对话,尊重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而非凭借身高优势给学生带来压迫感。比如,当学生犯错时,老师不是站在高处指责,而是蹲下身子,与学生平视,耐心倾听他们的解释,这种平等的交流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敞开心扉,接受教育。

戴眼镜——其实是老师比其他人多用了眼,常常像伯乐一样去发现千里马,努力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捕捉“闪光点”,只要我们站对了点,就可以发现每个孩子都有星光闪闪,这样长期面对光点,不戴眼镜怎么说得过去?老师用心观察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任何一个展现潜力的瞬间。就像一个细心的寻宝者,在学生的言行中寻找那些隐藏的才华和优点。比如,某个学生在绘画方面展现出天赋,老师便会鼓励他参加绘画比赛;某个学生在写作上有独特的见解,老师便引导他参加作文竞赛。

中年老师——说明中年的老师经历了岁月的沉淀,经历了与学生斗智斗勇的大风大浪,经验赚得盆满钵满,学生的那点小心思根本逃不过老师的“法眼”。中年老师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能够迅速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巧妙地化解各种问题。比如,当学生试图用谎言掩盖错误时,中年老师能够通过细微的表情和语言漏洞识破谎言,然后以温和而坚定的方式引导学生承认错误。

不化妆的语文老师——语文老师不化妆,恰是因为他们对教育最纯粹的执着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在他们看来,即使自己衣着朴素,但也是自带光环!语文老师沉浸于知识的海洋,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中,他们用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着学生。比如,在课堂上,老师引经据典,让学生领略到文学的魅力;在课后,老师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做学生喜欢的班主任,是一辈子的命题,需要用一辈子的努力作出回答。只有自己努力成为光,才能照亮他人。只有自己成为火把,才能温暖他人。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提哪一张被我命名为“折断的是筷子,拉近的是心灵”的图片。因为学校地处郊区,离家较远,很多时候晚上有晚自习我都不回去,所以更多时候选择了点外卖,方便又省事。和其他老师不同的是,我吃饭的地点大多选择在教室里。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节省时间,更是为了能够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当然,每次点外卖我都会故意多点一些,比如一些甜品、炸洋芋之类的小吃。等一切准备就绪,我便会以学生帮我到门卫室取外卖为由奖励他们小吃,逐渐我的学生变得“放肆”起来,没帮上忙的也来围在一起,哪怕是连塞牙缝都不够的一点,他们也觉得这种“夺食方式”快乐无比。这种小小的互动,成为了我们之间独特的情感纽带。昨天下午,同样的场景出现,但我忘了多要一双筷子,两个男生围了上来,虎视眈眈地看着我的美餐,我立刻明白他们的意图,于是我说,来吧,千万别客气。然而,小方同学却说:“看起来很好吃,可惜没有筷子。”然而调皮地舔了舔嘴皮,小宇此时也附和道:“唉,可惜了。”我微微一笑,把筷子折成了两截递给小方,把另一碗美食端给了小宇,顿时教室里你来我去,一人一嘴,一人一口……这样温馨而充满欢乐的场景,在我们的教室里时常上演。

这样的“傻事”我常常干,虽然有时孩子们给我的只是一颗糖,我也会甜一整天,一份爱心早点,我也会美美地享受一番……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却在师生之间传递着温暖和关爱,让教育变得更加有温度,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师生之间的亲密互动,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重道、和谐共处的传统美德。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具有神圣使命的温暖且向美向善的事业。教师这一角色,绝非仅仅是一份用以谋生的工作,它蕴含着无尽的深意与价值。就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在教育的画布上,用智慧与爱心描绘出学生们绚烂多彩的未来。同时,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神圣而崇高的,它承载着传递知识、塑造灵魂的重任,充满着温暖、美好与善良的力量。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在学生心中,“班主任”就是温暖的代名词。对于学生而言,班主任宛如冬日里的暖阳,给予他们温暖与关怀。当他们在学业上遇到困惑时,班主任耐心解答;当他们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时,班主任给予鼓励与支持。比如,一位学生在考试中成绩不理想,心情低落,班主任会与其促膝长谈,帮助分析原因,制定学习计划,让学生重新燃起对学习的信心。这种温暖不仅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更体现在日常的点滴关怀中,一个微笑、一句问候,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

我们身为人师,肩负立德树人的重任,既为班主任,就更应该勤于细微之处,将对学生的爱做在寻常处。立德树人,这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班主任,要关注学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从他们的学习状态到情绪波动,从他们的人际关系到兴趣爱好。在课堂上,注意到学生的一个疑惑眼神,便及时给予解答;在课间,看到学生之间的小摩擦,及时调解化解矛盾。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能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

班主任工作,漫漫又灿灿。这一路长途,爱在左,情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点缀得香花弥漫,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班主任的工作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但也充满着希望与光芒。就如同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播种,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漫长的等待。但当看到学生们在自己的教导下逐渐成长、绽放,所有的付出都变得无比值得。即便在这条道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和挫折,如同踏着荆棘前行,但心中的爱与情让我们无所畏惧。当为学生的进步而感动落泪时,那泪水不是悲伤,而是欣慰与幸福。

驻足,回首来时路,才发现教育的情怀其实都藏在我们走过的足迹里;踏步向前走,虽然前路仍坎坷不平,但只要心中有光,未来必定可期可待!当我们停下脚步,回望过去的教育历程,那些与学生相处的瞬间、那些为教育付出的努力,都化作了深深的教育情怀,铭刻在我们走过的每一步中。而展望未来,尽管前方的道路可能充满曲折,但只要我们心中怀着对教育的热爱与信念,那光明的未来必将等待着我们去拥抱。从历史的长河来看,无数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正是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深沉的情怀,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生,为社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在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更应坚守初心,砥砺前行,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书写教育的新篇章。

小编听完这位老师在电话里的讲述后,久久沉默,仿佛时间在那一刻停滞,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寂静无声,陷入了一种凝重的氛围之中。小编的思绪如同被卷入了一场风暴,各种复杂的情绪在心中交织碰撞,以至于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表达,只能不言不语。

我的眼神变得有些呆滞,直直地望着前方,脑海中不断回荡着老师话语里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声调,仿佛那些声音在他的脑海中形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刻痕。我的的嘴唇微微颤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紧紧束缚住,发不出任何声音。

这种沉默并非是简单的安静,而是内心波澜起伏的外在表现。或许是老师所述之事太过震撼,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或许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太过深沉,使他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总之,在这漫长的沉默里,小编的内心正在经历着一场激烈的斗争和深刻的思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