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琦:从厮杀到共生,分众83亿吞下新潮

财经作者陈琦 原创

2025-04-12 09:38

2025年4月,分众传媒拟以83亿元的价格收购新潮传媒100%的股权,这一消息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分众与新潮的联姻标志着中国梯媒行业从恶性竞争转向协同发展。回溯2018年,新潮传媒曾高调发起价格战.,发布《关于全面争夺分众亿元级客户的通知》,以五折广告补贴挑战分众,创始人张继学更放言要“打一场千亿级的群架”。七年鏖战后,这场商战以83亿元收购画下句点,张继学将出任分众副总裁兼首席增长官。

楼宇电梯日均触达频次达5.6次的刚性特征,使其成为都市人群注意力最集中的场景之一。分众凭借先发优势占据核心商务楼宇70%以上的市场份额,却在社区场景屡屡受挫。新潮传媒以“产品卖到家”的差异化策略,在社区电梯领域构建起护城河,这种错位竞争催生出每年超30%的复合增长率,迫使行业老大不得不重新审视市场边界。

此外,户外广告仅占中国广告市场的9.5%,广告主预算日益向短视频等线上平台分流,消费者注意力碎片化趋势不可逆,广告主预算结构性调整成为重要推手。江南春也坦言:"分众的主要竞争对手并不是新潮,而是包括其他户外媒体、互联网媒体在内的整个媒体生态"。

江南春的判断揭示了广告行业跨维度竞争的本质,分众需要开拓商务楼宇电梯之外的社区场景,用规模化点位协同形成营销合力,加大对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实现“工作+生活”全场景广告投放覆盖。此外,双方在点位布局、客户结构、技术能力等方面形成高度互补,极大拓展分众传媒的营收空间和市值增长空间。

梯媒在广告行业的市场空间有限,分众要先内部整合,确立细分赛道的“绝对领导地位”,然后腾出手来应对其他媒体生态头部势力的竞争,这是一项“攘外必先安内”的战略主张。反观新潮传媒的年营收连续多年维持在20亿元左右,表明企业增长陷入瓶颈期,在合适时机并入分众传媒,也是背后资本极力撮合的结果,以获得套现离场的机会。在此之前,新潮传媒上市之路坎坷,面临着股东回购压力。

对于分众传媒而言,这是一次巩固市场地位、实现业务协同增长的绝佳机会;对于新潮传媒的股东来说,也获得了分享分众未来发展红利的可能。而对于整个广告行业来说,这一收购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推动行业朝着更加集中化、数字化、高效化的方向迈进。然而,收购后的整合过程、市场反应以及监管走向,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此次交易的核心启示在于行业整合应注重互补性、资本运作的长期性,以及竞争格局的优化。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类似的并购策略可以帮助其减少内耗、增强竞争力,并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同时,政策支持、估值合理性和技术协同也是成功并购的关键因素。

一.行业整合与竞争格局优化

减少恶性竞争,提升行业健康度:分众和新潮曾因价格战导致双方利润受损,此次收购有助于结束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优化市场格局。类似行业在头部企业合并后,价格战减少,盈利能力增强。

抱团取暖优于单打独斗:在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行业头部企业通过整合资源,可以增强抗风险能力,而非继续消耗性竞争。

二.互补性并购的价值

业务与资源互补:分众主要覆盖高端写字楼,而新潮深耕社区和中低线城市,两者的结合形成了更完整的市场覆盖。对其他行业而言,并购时选择业务互补而非完全重叠的目标,能更快实现协同效应。

技术整合提升竞争力:新潮的数字化投放技术可弥补分众在精准营销上的不足,说明并购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能力的增强。

三.资本运作与长期战略绑定

股份支付优于现金交易:此次交易以股份支付为主,绑定新潮股东(如百度、京东)的长期利益,减少短期套现风险。对于其他企业,采用股权交易可降低现金流压力,同时激励被收购方持续贡献价值。

估值策略的灵活性:新潮历史估值曾达160亿元,但此次以83亿元成交,反映了市场对未盈利企业的理性定价。企业在并购时应结合标的实际经营状况调整估值,避免过高溢价。

四.行业集中度提升与议价能力增强

市场份额与定价权的关系:分众与新潮合并后,户外广告市占率从14.5%提升至17.2%,虽未形成垄断,但议价能力增强。类似行业(如媒体、零售)可通过适度集中提升对上下游的话语权。

从“流量争夺”到“价值创造”:合并后,分众可能减少低价竞争,转向更高价值的品牌广告服务,这对依赖价格战的行业(如电商、本地生活)具有借鉴意义。

五.政策与市场时机的把握

顺应政策鼓励并购的窗口期:分众此次交易恰逢证监会鼓励A股并购重组,降低了监管风险。其他企业可关注政策风向,选择合适时机推动整合。

在经济波动期强化核心业务:分众通过收购巩固线下广告优势,而非盲目跨界扩张,说明在经济不确定性下,聚焦主业比多元化更稳妥。

这场并购既是分众巩固霸权的防御战,更是中国线下流量经济的成人礼。不仅是资本的腾挪,更是行业逻辑的颠覆,曾经的“价格战宿敌”握手言和,标志着电梯广告从资源争夺转向生态整合的新纪元。其本质是“规模经济”与“资本补贴”的较量,分众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等来了对手的现金流枯竭与资本退潮。

未来,真正的赢家将是那些能驾驭技术、理解人性、构建信任的参与者。广告市场的价值坐标系正在从“眼球经济”转向“心智经济”,从“流量买卖”升级为“关系经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唯有创造不可替代的心智价值,才能穿越周期迷雾,赢得商业未来。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