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扰动下市场波动,如何寻找确定性的长期之锚?

尺度商业 原创

2025-04-11 17:44

近期的关税纷争,扰动全球资本市场下行。A股市场一度大幅下跌。但随着各大主力下场,有关部委发布有关有力措施,A股逐步稳住阵脚。

4月8日至4月10日,大盘指数连续3天上涨,上涨120多点,展现出较强的抵御关税壁垒扰动的信心。

观察近日波动的市场,有两条投资主线表现出较强的抵抗韧性,分别是消费和红利。

关税阴影的冲击下,内需更是有望获得层次更深、力度更大的政策支持,消费赛道有望穿越周期。

红利资产兼具“低估值”和“盈利稳定”两大特点,是关税“不确定性”阴影下难得的相对“确定性”资产。叠加财报季,众多优质公司加大分红力度,提升股息率,进一步加强了红利资产的确定性。

中银证券表示,大国博弈之下,A股市场短期或将承压,内需政策发力可期,配置方向短期内或可转向仍具备较高性价比的红利板块与有政策预期或景气催化的消费板块。

市场资金近日不断地选择红利资产来抵御风险。比如,Wind数据显示,红利ETF易方达(515180)等市场上多只红利产品近期均有资金流入。

此外,最近新推出的红利价值ETF(563700)也是首只跟踪中证红利价值指数的ETF,为投资者布局红利资产提供了新工具。

市场波动,为何红利资产具备抵御韧性?

事实上,近两年,红利资产一直是贯穿A股市场重要的投资主线。

在2024年的资本市场,你可能听过流行的“哑铃策略”——一端配置高弹性的资产,另一端配置波动平缓的资产,两者互补,可攻可守。高弹性的资产多为科技成长股,波动平缓的资产则主要是红利资产。

以2024年一季度为例,当时科技板块回调,wind数据显示,中证人工智能产业指数(931071.CSI)下跌1.14%,而红利价值指数(H30270.CSI)逆势上涨10%,平滑了科技资产的波动,展现了红利资产配置“压舱石”作用。

近期的关税纷争,扰动资本市场波动,红利资产再次展现韧性,成为市场资金避险的选择。

红利资产为何具备抵抗波动的韧性?其背后有几层逻辑:

首先从扰动资本市场的关税纷争来看,主要对出口导向型行业影响较大,而对红利资产而言,红利资产多为对关税相对低敏感度的内需型行业,海外营收占比较低。比如,金融、煤炭、能源等。

拿中证红利指数成份股举例,其整体的海外营收占比较低,关税对其负面影响较小。

回顾历史,上一轮关税博弈的关键时期(2017年至2018年),出口逐渐承压,同时市场风险偏好降低。wind数据显示,在那个时段,红利资产板块相对全A指数明显跑赢。红利是市场风险偏好降低下的防御首选。

其次从红利资产本身来看,红利资产自身回报投资者的能力较高,特别是在现金分红能力上相对较强,具有较高的股息率。

以红利价值指数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红利价值指数的股息率录得6.55%,处于近10年以来较高的位置。而同期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仅1.66%,二者对比录得4.89%,近5%的股息差,处于近5年以来的较高水平。

并且,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10日,红利价值指数的市盈率(TTM)为6.56倍,处于近10年来较低的区间。

此外,目前资本市场进入财报披露季,上市公司的分红提升或对红利资产形成更好的催化效应,对股息形成有力支撑。

红利资产的高股息、低估值、高性价比的特征凸显。

最后从政策上来看,高层近年来对于回报投资者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2024年推出的“新国九条”提出,将“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相关政策的推动,使得上市公司常态化分红得到进一步健全,未来A股的分红能力有望持续提升。这意味着红利资产不仅能防守,也有一定的成长属性。

方正证券发布的相关研报指出,红利资产在2025年投资价值有望进一步凸显。

整体来看,无论是从资产本身,还是外部环境,政策等,在波动的市场,红利资产的韧性更强。

布局再添利器,助力投资者寻找避险“港湾”

红利资产涉及的行业众多,直接去买行业个股资产,成本太高,并且普通投资者也少有精力进行全面的研究。布局红利资产同样需要合适的工具利器。

为了反映资本市场红利资产的特征,中证指数公司和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相继编制了众多的反映红利资产的指数。

比如,中证红利指数(000922.CSI)、红利价值指数(H30270.CSI)、港股通高股息指数(930914.CSI)、国证红利指数(399321.SZ)等。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公募机构围绕着指数公司编制相关指数布局相关ETF产品。观察市场资金,从2024年到现今,公募机构推出的红利资产相关ETF产品,成为市场资金重要流入阵地。

红利资产相关ETF产品成为高效便捷布局工具。

近日易方达基金推出的红利价值ETF(563700),是市场上首只跟踪中证红利价值指数的ETF。

红利价值指数的编制,既注重“高分红”,又突出“高价值”。该指数的成份股中剔除红利支付率过高或者为负的股票,以及过去3年每股股利增长率非正的股票,避免“竭泽而渔”或“铁公鸡”式的企业,强调分红的“可持续性”和“成长性”。

这样的“严选”,有望减小跟踪该指数相关产品的波动,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安全边际。

据了解,易方达基金近年来在红利资产投资布局上下了较大的功夫,持续完善红利指数布局,相继推出了跟踪中证红利、中证红利低波动、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等指数的产品(例如红利ETF易方达:515180/红利低波动ETF:563020/恒生红利低波ETF:159545)。

据了解,目前易方达基金旗下的红利类ETF均采用最低一档0.15%/年的管理费率,可帮助投资者低成本布局高股息资产。

投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一场马拉松。在市场波动复杂的环境下,或许可以将红利资产作为个人资产配置组合中的底仓选项之一,寻找着投资中兼具确定性和性价比的长期之锚。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