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郑州奇遇记】古轮拳:少林心意把的民间传承
“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少林内家“古轮拳”,以少林寺最后一位打出山门还俗的武僧吴古轮命名,以“无上禅功心意把”为核心构建套路体系,在民间默默传承140余年。“古轮拳”刚猛的招式下,暗藏着禅意悠悠的诗意修行。
少林瑰宝的民间传承发展
4月8日,古轮拳第五代传承人吴南方面对巍峨嵩山,展示起古轮拳法中的心意把绝学(如图)。民间常有“太极奸,八卦滑,最狠最毒心意把”的说法,吴南方在数平方米的空地间进退趋避,让人感受到心意把动如猛虎的刚猛力量,而“哎、嘿”一声喝喊收势,又让人感觉气势依然未减。
古轮拳法源于少林寺永化堂第十五代传人吴古轮。吴古轮于道光十六年出家少林寺,后随师父湛谟在石沟寺习武参禅多年,其间曾获授心意把绝学,返回少林寺后又得师叔湛举尽心培养,终成少林禅武绝学集大成者和永化堂第十五代传人,也是少林寺近现代重要的少林武功传人之一。
少林高僧释德禅曾讲述,吴古轮因功夫高超,身若猛虎,被寺内僧众送上雅号“白虎星”。著名的“少林寺白衣殿校拳图(捶谱图)”之中,图画中央蓝衣白面推掌之人即为吴古轮,旁边年长者为其师叔湛举,当地民间曾流传其“双铁肘夹石成粉”“运轻功过河不湿鞋”,称赞其为“吴铁肘”“三片瓦”。
按照少林传统宗法,凡学过心意把的僧人,为证明自己已经相对全面地继承掌握少林禅武绝学,须经历“打出山门”的考核,唯有通过者才有资格离开少林寺而于世间传授少林武学。
吴古轮将禅学、武功和医药齐集一身,最终奉师命打出山门还俗,将少林武术瑰宝藏于民间,自己也成为少林寺历史上最后一个打出山门的僧人。
套路体系围绕心意把构建
古轮拳法的套路体系是以少林寺的绝学“无上禅功心意把”为核心构建,以禅学贯穿养气、炼气、用气的三大阶段,将自内而外的修行与自外而内的修行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从有法到无法的升华,达到一举一动无处不是拳、无处不是禅的自然合一之境。
吴南方介绍,古轮拳法以禅学对生命的体悟为核心思想,是将传统的少林武学与古轮拳法多代传人的习武、修行及生活体悟有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集修心强身、养生益寿、格斗搏击于一体的功法体系。
“少林寺的拳谱拳法,在民间传承百年,已经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吴南方表示,古轮拳传自先祖吴古轮,但根仍在少林寺,它是少林武功的延伸,属于少林门的分支,而心意把是古轮拳的核心,“属于古轮拳的上层功夫,只有练武到一定的境界,才能有机会练习心意把”。
古轮拳传承五代,在上百年的岁月中,吴氏家族子弟普遍习练传统少林拳法和器械,又通过劳作不断溯本追源,将少林武学来自于生活的本源研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吴南方作为第五代传承人,长期致力于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拳法“碎片”,自己也成为集吴家各时代武学精华于一身的“武库”。
入世修行功夫全在生活中
吴南方先后随祖父吴有德、伯父吴木升、表叔乔黑保习古轮拳法,后又师从张庆贺修禅习武二十余载。1995年,皈依佛门,礼少林寺主持、名誉方丈释素喜大和尚为师,得赐法号释德方。2007年开始,吴南方相继成立了古轮拳法培训基地、少林禅武医专修学院。
在嵩山脚下,绿树掩映之中,吴古轮教拳耕种,演武参禅,开创了新的修行体系。他认为,禅是古轮拳的魂,而禅无处不在,不要感觉禅武修行很神秘,其实生活各处皆可感受禅意,只要有禅心、有修行心,不拘男女老少,就都可以修炼。
“原来是只能在寺中修炼,现在是入世了,功夫全在生活中,修行不外世间事。”他说,先祖吴古轮离寺前恩师湛谟曾嘱托他不要显山露水、恃武逞强,“要细雨湿衣,闲花落地,平和处世,顺其自然”,吴氏后人融入世间,无论在家出家,均能体悟人生的快乐。
禅武兼修的古轮拳法虽一直保持低调,依然不断在武术世界中绽放出灿烂华光。自1988年至今,吴南方教授的学员已逾千人,学员不但来自全国各省市,还引来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洋弟子”跟随参悟。
记者 汪永森 刘德华 实习生 刘硕珅 文 白韬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