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家银行平均薪酬大曝光:有的高达60多万,有的缩水至40万档

柒财经 原创

2025-04-10 23:33

作为“高收入行业”的代表,银行业员工的薪资一直备受关注。毕竟,在外界看来,进入银行工作,约等于端着金饭碗吃饭,说出去也光彩体面。

但在息差收窄、营收增速放缓以及行业更加内卷的背景下,柒财经注意到,不少银行“降本增效”的刀口也刮向了员工薪酬——去年,银行业降薪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前不久,“招商银行人均薪酬降至60万元以内”也登上热搜。

截止到目前,已有20多家A股上市行公布了财报。有看点的,除了经营业绩之,自然少不了薪酬情况,那么,作为市场化程度最高,且平均薪酬在各类银行中也首屈一指的股份制银行,去年的平均薪酬又有何变动呢?哪家银行的薪资又更胜一筹呢?

01 平均薪酬仅两家同比上涨

目前,天眼查显示,除华夏银行仅公布了业绩快报外,A股其他8家股份制银行均公布了完整的2024年财报。

据披露,8家银行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总计4730.15亿元,单日净赚12.96亿元。其中,招商银行日赚4.05亿元,继续占据“一哥”的位置。

其后分别为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日赚2.11亿元、1.87亿和1.24亿。日赚超过1亿元的还有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分别为1.22亿元和1.14亿元。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的日赚金额低于一亿元,分别为0.88亿元和0.41亿元。

不过,银行的业绩水平并不直接代表员工的薪资水平。

在财报中,银行员工薪酬主要体现在“员工费用”中,或者也叫“人力成本”“员工成本”等。而“员工费用”细化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社保、五险一金、工会经费及培训费等项目。

8家银行中,规模最大的招商银行员工费用也最大,为680.9亿元,不过同比下降3.21%。

同比下降的还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以及光大银行。同比增长的仅有中信银行和浙商银行,前者同样上涨4.2%,后者同比增长9.9%。

从平均薪酬来看,整体上,股份制银行的人均薪酬呈下降趋势。

其中,招商银行的人均薪酬降至58.1万元,人均同比减少2.27万元。这已经是该行连续第二年下降,在2022年,招行员工11.3万人,员工费用706亿元,人均成本62.5万元。2023年,招行员工11.65万人,员工费用703.5亿元,人均成本60.4万元。

员工费用下降的同时,招商银行的员工数量还在增加,截至2024年底,该行共有员工117201人(含派遣人员),2023年为116529人,增加672人。

招商银行不是个例,人均薪酬上除了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其他银行均有所下滑。同时,因为基数本就不同,所以各行的人均薪酬仍然存在较大落差。

这些银行的人均薪酬中,50-60万元档的还有浙商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为57万元,较2023年的58.4万元缩水2.4%。‌兴业银行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为56.25万元‌,较2023年的55.81万元微增0.8%。不仅如此,兴业银行去年增加了2147人。

40-50万元档的有浦发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和光大银行。这其中,浦发银行的降幅最大,人均薪酬减少约7.4万元,下降至42.3万元。这一薪酬水平创下其近5年最低。

平安银行的人均员工成本为46.64万元,较上年度的48.49万元减少1.85万元,降幅为3.82%‌‌。

民生银行由2023年的50万以上档降2024年的40万以上档,该行2024年人均薪酬为49.32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50.48万元减少1.16万元。

光大银行去年的人均薪酬整体上涨7600元,达到了46.4万元。

中信银行是唯一一家人均薪酬在60万元以上银行。

这一方面与其员工费用增加有关;另一方面,该行的员工总数在减少。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员工总数较2023年减少1425人至65466人。一增一减之后,该行人均薪酬水平进一步提升并反超招商银行。经计算,中信银行人均薪酬约为60.62万元,同比增长约6.46%。

实际上,中信银行此前平均薪酬一直较高,在2021年和2022年都在60万元以上,不过在2023年大幅下滑至56.93万元。

02 银行高管也要过“紧日子”

过“紧日子”当然不能只“紧”普通员工,柒财经注意到,在业绩承压必须“降本增效”的现实以及“限薪令”的监管要求下,多家银行的高管也在降薪。

其中,光大银行的高管总薪酬降幅达52.17%。由2023年的2394.26万元降至2024年的1008.58万元。

招商银行同样,2024年的高管总薪酬为3540.06万元,2023年这一数字为3722.84万元,2022年为5893.19万元。这意味着去年的总额和两年前相比缩水40%。

另外,兴业银行2024年的高管总薪酬1633万元比上年减少309万元;中信银行和平安银行2024年的高管总薪酬分别为2458万元2127万元,也分别比两年前缩水62.87%和31.5%。

不过,完全按照总薪酬算可能并不精准,因为多个银行在报告期内出现高管调动,无法统计整体年薪,且有银行部分高管的薪资需要在更新的财报中才能完整体现。以光大银行为例,2024年该行高管薪酬统计人数为14人,2023年统计人数为18人。

但从具体的数据看,高管降薪已经成为主流。光大银行副行长齐晔、副行长杨兵兵、董事会秘书张旭阳的年度薪酬分别为154.48万元、153.02万元、144.45万元,分别同比下降了86.05万元、94.44万元、45.02万元。

招商银行也是,其行长王良的薪酬,2022年为642万元,2023年为345万元,到了2024年又降至296万元,两年缩水超50%。

该行2024年薪酬在200万元以上的还有执行董事、首席风险官钟德胜,为278.99万元;执行董事、副行长朱江涛,为279.33万元;以及纪委书记赵卫朋,279.33万元;副行长王小青,279.08万元;副行长王颖,275.1万元;副行长彭家文,276.08万元;行长助理雷财华,214.95万元;行长助理徐明杰,201.71万元。

浙商银行部分高管的薪酬降幅也不小。其中,时任副行长陈海强、景峰及骆峰的税前薪酬为131.9万元,较2023年缩水59.3万元;执行董事马红的薪酬跌破百万,较2023年下降51万元。

不过,有的降幅并不是特别大。财报显示,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2024年的税前报酬/津贴总额为161.40万元,同比减少6.91万元;副董事长、行长陈信健减少了6.52万元。这或与其基数本就较低有关。像该行监事、首席风险官赖富荣的薪酬,就从2023年的367.46万元降至2024年的157.86万元,缩水近60%。

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2024年的薪酬为334.63万元,同比减少38.89万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11月,民生银行发布了2023年度税前薪酬其余部分,其中补发高迎欣214.21万元,而2023年其薪酬为373.52万元,合计薪酬587.73万元。所以也不排除今年继续补发的可能。

当然也有高管的年薪出现上涨,如在今年2月辞任的中信银行原行长刘成,2024年年薪为274.59万元,同比增长了39.34万元。

另外,随着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也即俗称的“反向讨薪”的常态化,部分银行还公布了追索数据。

其中,浙商银行的绩效薪酬追索涉及1424人次,总金额3033.78万元。这甚至要追赶上了国有大行中国银行同期的3250万元。

有意思的是,招商银行在2023年业绩报告中公布追索扣回绩效薪酬金额达4329万元,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员工4415人,但在2024年的年报中,这一数据却并未公布。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