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乐翻天 青春“毒”不沾
“摇头丸长得像彩色糖果吗?”“奶茶包里怎么会藏毒品?”面对稚嫩脸庞们的每一句提问,禁毒民警耐心地一一做出了解答。4月9日,在郑州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的指导下,管城分局禁毒大队联合白庙强制隔离戒毒所,组织手金岱街道办事处心灵家园禁毒社工走进郑州市管城回族区第二实验小学五年级(1)班开展了一场趣味横生的“禁毒”联欢会。活动现场,禁毒民警与禁毒社工将知识课堂、趣味游戏、“实物”教学有机融合,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堂不一样的禁毒主题“教育课”。
智慧课堂解密毒品“隐身术”
随着《破毒行动》动画短片的播放,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真实案例改编的微课视频里,伪装成“跳跳糖”“卡通贴纸”的毒品模型引发学生们阵阵惊呼。禁毒民警利用仿真毒品和幻灯片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新型毒品的种类以及辨别方法,同时也传授学生防毒、拒毒的方法。“这些‘变身’毒品常出现在人员混杂的场所,作为青少年,我们一定要记住‘三不’原则”禁毒民警补充道,“不接受陌生人馈赠、不帮保管可疑物品、不因好奇尝试”。
趣味游戏表达学生拒毒心声
“你拍一我拍一,毒品是个坏东西;你拍二我拍二,毒品没有人情味……”伴着欢快的节奏,《禁毒宣传拍手歌》在教室里回荡。孩子们两两结对,边拍手边改编歌词,用学到的禁毒知识和聪明的小脑袋将“防毒妙招”融入到游戏中。随后的《禁毒三句半》环节,八名学生们声情并茂,用童趣语言演绎防毒知识:“今天主角是毒品,善于伪装小可爱,但你坚决不能爱——会成瘾!"清脆的童声伴着诙谐的肢体语言,将活动气氛推向高潮。禁毒社工在游戏环节结束后发放宣传资料,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学习禁毒知识,树立禁毒意识,真正做到识毒、防毒、拒毒。
“实物”教学演绎火眼金睛辨真伪
教室中间的“禁毒展示区”里,几十件仿真毒品模型引发学生们的围观热潮。当看到与日常零食极其相似的“巧克力”和“饼干”时,李同学表示:“原来坏人会把毒品做得和真零食一样!这样太难辨别了!”禁毒民警积极回应:“仔细观察,这些‘零食’与你们平时吃的喝的零食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正规商超购买食品!”孩子们分批次轮流观察毒品模型,争相提问:“如果发现同学书包里有这种奇怪贴纸怎么办?”“怎么在安全情况下举报?”禁毒民警和禁毒社工一一耐心解答。
青春光影折射警校绿色无毒心
活动尾声,学生们自发高举禁毒宣传KT板与禁毒民警们留下珍贵合影。班主任张老师感慨道:“这种‘体验式学习’比单纯说教更有效,孩子们通过摸、看、演真正建立起毒品防范意识。”禁毒民警也表示,后续将联合各学校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学生把禁毒知识带回家,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整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文: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