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河人家蔡州酱被授予“驻马店老字号”称号
(魏建友/文图)日前,在位于新蔡县河坞乡境内的汝河北岸的新蔡县汝河人家酱菜加工有限公司又传来喜讯,该公司生产加工的“汝河人家酱菜”被授予“驻马店老字号”称号,这是继去年底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新蔡县汝河人家酱菜加工有限公司是返乡创业女强人聂中娥兴办的。其生产的酱菜系列已是新蔡县驰名的具有农家特色的传承美味,已经传承上百年产品畅销中原大地并远销全国大江南北。
提起汝河人家蔡州酱还真有点悠久的历史渊源故事。汝河人家酱菜原是新蔡县河坞水上漂酱菜,是聂家的传统酱,制作技艺得益于聂氏先辈的祖传秘方,自西汉末即流传新蔡县,经聂家世代传承,得到了广大食客的认可和好评。该制作技艺现已经历四代传承延续发展至今,由出生于清朝同治年间的聂新田始创。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途径蔡国(今新蔡县),跨渡汝河时得益两岸渔民相助,得以藏匿脱险。刘秀称帝后,感念之余并对当年在渔船上赖以果腹的粗粮馍馍蘸酱豆念念不忘。历年以来,汝河船民习惯在渔船上腌制酱菜,因用料讲究、风味醇正,熬酱时分两岸飘香,被后人传承至今。到清朝末年,聂氏先祖聂新田,携家来到现新蔡县汝河边定居,开始从事酱菜腌制。在那个年代,渔民酱菜也成了特色食品,因为是在渔船上腌制的无污染酱菜,很受地方老百姓喜欢。靠捕鱼捞沙为生的第二代传承人聂文生, 利用常年在船练就的一双巧手,用几条小鱼烹饪出鲜香味美的毛鱼汤和滑嫩爽口的鱼片汤,最让人念念不忘的是用自家酿造的西瓜酱做佐料代替酱油和调料,而且西瓜酱具有去腥膻和提味增色的作用,焖出来的鱼肉才鲜嫩适口、回味悠长,很快传遍四方。当时不但新蔡港、连淮滨港、固始港、汝南港的船民们都知道聂家酱菜好吃,特别是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停泊在码头的船头都升起炊烟,聂家渔船炒酱的香味香飘向四方。到了第三代传承人聂少华再对聂家酱菜进行了重大改进,形成独特的秘制配方和腌制技艺。90年代聂少华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筹资70万元租赁新蔡县河坞水电站养鸡场的40多亩地面及周围水面,建起了水上漂酱菜厂。在2007年10月河坞水上漂酱菜就被列入河南省首批百年老字号保护名录。
眼看聂家传统酱菜制作技艺聂少华一人已力不从心,八十年代就前往广东深圳创业的聂中娥逐步在当地著名企业中已担任中层高管,她想到了家乡想到了哥哥继承的酱菜加工制作技艺,在地方政府号召青年返乡创业政策的感召下,她毅然决然返回家乡,与哥哥的水上漂酱菜厂进行资源整合,于2008年正式投资1000万元成立新蔡县汝河人家酱菜加工有限公司,形成一条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生产链,集蔬菜种植、产品研发、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凭借以往积累的丰富企业管理经验,聂中娥大胆创新,很快注册了两大类别29个品种的调味品和腌菜的商标铭片。
为把“汝河人家酱菜”这个品牌发扬光大,聂中娥用十余年的时间,把产品远销河南、山东、安徽、浙江、陕西等省市,并于2019年全面实行电商平台网络销售,使全国消费者在网上都可以购买到“汝河人家”生产的酱菜。如今的新蔡县汝河人家酱菜加工有限公司占地面积达20000平方米,年加工酱菜能力3000多吨,成为新蔡县首批返乡创业重点项目,2017年即被河南省政府授予“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汝河人家酱菜以西瓜酱豆、甜脆蒜瓣为主打产品,兼营腊肉、腌鸡、腌鱼、腌菜、毛鱼芥菜丝、五香大头菜等。该产品纯手工制作,不加任何防腐保鲜剂,保质期长,食用方便,老幼皆宜。产品销往驻马店、郑州、武汉、浙江、南京、上海以及香港、台湾等地,是当地对外交往的一张响亮的名片。生产加工的西瓜调味酱、牛肉酱、糖醋蒜均于2011年、2012、2015年连续在全国农洽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奖”,2012年企业荣获“新蔡县县长质量奖”、“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企业”,2009年,汝河人家的战略合作伙伴、水上漂酱菜被认定为河南省百年老字号。2013年又获得“河南名牌产品”和“河南省质量诚信A级工业企业”两项殊荣。2014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农产品”称号,公司自成立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新蔡县“工业企业二十强”、新蔡县税务系统“A级纳税人”。聂中娥还被评为“新蔡县优秀企业家”、“爱心企业家”、“河南省创业明星”、驻马店市“优秀创业女性”等荣誉。聂中娥自成立汝河人家酱菜有限公司以来,还有效带动了当地留守、失业、无业妇女再就业,利用农产品收购,促进周边农民发展种植业,让老百姓自家种植的黄豆、西瓜、大蒜、大头菜、辣椒等粮食蔬菜在本地就能销售。2018年汝河人家酱菜加工有限公司被新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为“河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并有效带动新蔡县河坞乡陈店村98户贫困户脱贫,还为当地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