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银行的喜和忧:业绩上演“逆袭”,不良隐患和内控问题仍存
撰稿 | 芋圆
来源 | 贝多财经
近日,郑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郑州银行”,HK: 06196、SZ: 002936)发布2024年年报,在2024年经济浪潮的起伏中,郑州银行作为区域金融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在最终的临门一脚挽回了利润颓势。
但此次利润的小幅回升到底是郑州银行走出谷底的前兆,还是偶尔的幸运,对于新赴任的行长李红来说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隐忧,还有待纵观全局,细细研究。
一、净利润增长背后的暗流涌动
2025年3月28日,郑州银行发布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郑州银行资产规模一路高歌猛进,涨势喜人。截至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攀升至6763.65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24%。
截自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
其中,郑州银行的存款总额强势突破4000亿元大关。截至2024年末,吸收存款达到4045.3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2.07%。这一成绩不仅远超2024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7.9%的平均存款增速,更显示出郑州银行在吸储能力上的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郑州银行的贷款总额也稳步增长至3876.9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7.51%,规模稳步扩张。而零售业务转型堪称郑州银行2024年的一大亮点。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个人存款余额达2181.79亿元,占全行存款总额的53.93%,较2023年末提升29.37%。
这一转变,标志着郑州银行从传统对公依赖型向零售驱动型的华丽转身。个人存款较年初增长495.36亿元,高于转型启动前2020至2022年的三年累计增量,显示出零售转型战略的强大生命力。
这也让郑州银行的利润在连续两年下滑后止跌回升。2024年,郑州银行实现净利润18.63亿元,同比上涨0.21%。但从2024年年报中郑州银行的整体表现来看,净利润增长背后的暗流涌动依然没有停歇,而郑州银行净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也值得更加深入地一探究竟。
2024年,郑州银行虽然实现了净利润的上涨,但涨势微弱,从该行在2024年各季度的表现来看,如果不是在最后一个季度发力,该行的净利润很可能和营业收入一样延续了下滑态势,而此次净利润的“临门一脚”也颇为勉强。
2024年,郑州银行在前三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皆表现艰难。
2024年第一季度,郑州银行实现营收33.18亿元,同比上涨2.47%;实现归母净利润9.67亿元,同比减少18.57%;第二季度,该行实现营收29.93亿元,同比下滑16.86%;实现归母净利润6.26亿元,同比下降27.04%。
在2024年第三季度,郑州银行依旧业绩下滑,实现营收26.48亿元,同比减少25.61%;实现归母净利润6.50亿元,同比减少7.63%;而在第四季度,虽然该行利润亏损,但由于亏损力度相较2023年收窄幅度较大,才得以拉动全年利润上扬。
2024年第四季度,郑州银行实现营收38.36亿元,同比上涨20.28%;归母净利润亏损3.68亿元,同比亏损减少59.09%。不过,虽然郑州银行在第四季度实现营收上涨,但其前三季度该行的利润降幅超过营收降幅,仅仅依靠第四季度的营收涨幅,并不足以拉动该行利润上涨。
截自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
而之所以郑州银行能够实现最终的利润逆袭,功劳在于对信用减值损失的调节覆盖了实际的盈利不力。截至2024年,郑州银行计提信用减值损失71.83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8.92亿元,降幅11.04%。
郑州银行这种对信用减值损失的主动下调是资产质量实际改善的必要还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的“饮鸠止渴”,还需一探究竟。
二、资产质量明升暗降
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79%,较2023年末下降0.08个百分点,但同时,该行的不良贷款余额69.2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6.65亿元,增幅2.46%,远不及该行的总贷款增速。
此外,虽然郑州银行下调了信用减值损失,但其超额贷款损失却在悄然攀升。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的超额贷款损失准备57.7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0.06亿元,增幅9.52%。
截自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
郑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之所以出现优化迹象,也可能只是分母效应主导的结果,即贷款的高增速掩盖了资产质量的下行实质。同时,郑州银行逾期贷款的高增速表明,该行很可能也存在延缓不良贷款确认或不良认定标准宽松的问题。
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逾期贷款余额3876.90亿元,是不良贷款余额的56倍。同时,较2023年末增加270.82亿元,涨幅7.51%,占贷款总额5.04%。
与此同时,郑州银行核销的减少和拨备覆盖率的提升也表明该行可能存在为了维持账面不良率的稳定而延缓不良出表的可能。截至2024年末,该行核销及转出40.54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14.95%,拨备覆盖率182.99%,较2023年末增加8.12个百分点。
截自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
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的最大十家单一客户贷款比例上升2.88个百分点,达到38.24%,单一最大集团客户授信比例上升2.12个百分点,达到11.44%,距离监管红线更进一步,而在该行的最大十家单一客户的所属行业中也不乏高不良率行业。
在郑州银行的最大十家单一客户中有1家位于房地产业,而截至2024年末,该行房地产业的贷款余额222.1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1.23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32亿元,涨幅12.27%,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上升3.07个百分点至9.55%。
此外,郑州银行的最大十家单一客户中有2家属于建筑业,截至2024年末,其贷款余额297.66亿元,不良贷款余额4.34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82亿元,涨幅72.04%,不良贷款率1.46%,较2023年末增加0.46个百分点。
截自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
除了郑州银行的前十家单一客户,该行的关联交易授信风险持续。2024年,在郑州银行授信类关联交易的30家机构中有9家企业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占比将近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企业在2024年之前就已经存在较高的违约风险,但郑州银行仍坚持与其授信交易。
在郑州银行目前的关联交易对象中,河南晖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晖达建设”)、新乡市中开置业有限公司、河南建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凯睿置业有限公司(下称“凯睿置业”)、郑州路桥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都既是被执行人,同时其法定代表人也被例如限高行列。
其中,晖达建设、凯睿置业均在2023年就被下发了限制消费令。此外,郑州晖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郑州盈首商贸有限公司、郑州市政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也均被列为被执行人。
这些高风险企业在郑州银行享有授信金额合计40.09亿元,均以贷款业务为主,夹杂少量票据业务。
三、合规阴霾经久不散
在资产质量和盈利压力之下,郑州银行的合规风险不减反增。
2024年,郑州银行合计收到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罚单合计15张,而该行2024年的营业外支出大涨172.26%,由2023年的925.8万元增至2520.6万元,据郑州银行解释,其大涨的原因系罚款支出增加所致。
虽然被罚事由以贷款相关问题为主,但郑州银行的内控系统问题同样严重。此前,郑州银行原董事长王天宇被“双开”的消息轰动一时,其高管严重的超期任职现象也被多家媒体报道。
进入2024年,郑州银行迎来了新一轮董监高“大换血”,其中,虽然部分超期任职高管离任,但现任高管中,仍有少数任期已超过7年,分别是副行长孙海刚上任于2018年2月,行长助理李磊和张厚林上任于2017年11月。
此外,在郑州银行董监高中,也存在部分董事、监事兼职情况严重的问题。其中,2025年新上任的独立董事萧志雄同时在包括郑州银行的7家企业担任独立董事,而在这7家企业均为上市企业。
截自郑州银行2024年年报
而监事徐长生同时在包括郑州银行的6家机构任职,监事耿明斋在包括郑州银行的7家机构任职。
虽然,郑州银行在时隔4年后开始了分红,但一系列问题都让二级资本市场对郑州银行的业绩公布反响不佳,也让这次分红看起来更像是在沪深交易所发布的《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和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的《股东质询函》的双重压力下,为了满足监管的被迫之举。
2024年,郑州银行决定对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20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为1.82亿元,仅占2024年归母净利润的9.69%。而在该行发布年报当日,即2025年3月28日,A股以1.94元/股收盘,跌幅2.02%,港股以0.94港元/股收盘,跌幅5.05%。
2025年1月2日,新行长李红的任职资格审核公告发布。根据公开资料,李红自2008年起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北京分行任职达16年,曾任计划财务部总经理、高级业务经理、党委委员、副行长、工会主席等职务。
对这位空降的新行长而言,目前的郑州银行既有令人欣喜的亮点,也存在着需要关注的隐忧,在未来的新征程中,二者如何携手金融市场的浪潮中稳健前行,依然充满未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