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服务规范》课程打磨 助力“童心同护”项目高质量推进——郑州儿童福利院组建专业备课团队
2025 年4月8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在赵静副书记的带领下,集结院内资深社工组建专项备课团队,围绕《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规范》(以下简称《服务规范》)落地实施的核心内容,开展了为期一整天的课程计划研讨与打磨工作,为即将面向全国新增 “童心同护” 项目院的专业培训做足准备。作为该项目首批从 “示范先锋” 成长为 “督导标杆” 的机构之一,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此次备课既是经验传承的重要环节,更是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服务专业化、规范化的关键实践。
从 “示范院” 到 “督导院”:角色升级彰显专业担当
“童心同护” 公益项目由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与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旨在通过三年周期提升全国儿童福利机构社工服务能力,促进孤残儿童回归家庭。作为项目首批深度参与机构,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历经数年实践,从 “大刀阔斧落实改革” 的项目院蜕变为 “输出经验、赋能同行” 的督导院之一,此次备课正是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2025 年,随着项目影响力扩大,中心计划面向新增项目院开展督导工作,郑州市儿童福利院按照中心要求承担起课件辅导与经验分享的重任,助力《服务规范》在全国范围内精准落地。
聚焦核心议题:系统化打磨 “安置服务” 精品课程
当日备课以 “儿童福利机构社会工作安置服务模式” 为核心,由资深社工陈凯丽率先进行试讲。她围绕 “为何引入《服务规范》”“规范核心内容是什么”“如何落地实践” 三大维度,结合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多年实践经验,详细解读了符合规范要求的安置服务定义、操作流程及典型案例,涵盖 “安置服务流程设计”“全儿童覆盖策略”“家庭回归需求评估” 等关键内容。试讲后,备课团队展开 “头脑风暴”,针对课程逻辑、案例选取、互动设计等细节逐一研讨,力求让抽象的规范条文转化为可操作、易理解的实务指南。
“我们不仅要讲清楚‘是什么’,更要讲透‘怎么做’,让新增项目院能直接借鉴、少走弯路。” 赵静副书记在研讨中强调,课程设计需紧密结合《服务规范》中 “以社工为主导、以儿童最佳安置为目标” 的核心理念,突出 “问题导向” 与 “结果导向”,通过真实案例展现如何将规范要求融入儿童养育、评估、安置等全流程服务。
多轮打磨促提升:以 “匠人精神” 锻造专业师资
根据计划,备课团队将于 4 月 12 日上午开展第二轮集中备课,分 “流程讲解”“服务跟进与结案” 两大模块进行模拟授课。每位资深社工将轮流试讲,从课程结构、语言表达、课件设计等维度接受团队 “沉浸式” 打磨——小到每页 PPT 的图文配比,大到章节间的逻辑衔接,均需经过 “试讲-互评 -修订” 的循环优化,确保课程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
此次备课不仅是对外赋能的准备,更是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内部社工专业能力的 “练兵场”。参与备课的资深社工表示,通过梳理自身经验并转化为教学内容,不仅深化了对《服务规范》的理解,更提升了“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 的转化能力。未来,郑州市儿童福利院将持续发挥督导院优势,通过“跟岗培训”“实地指导”“线上督导” 等多元形式,与新增项目院共享经验,共同推动儿童福利机构社工服务从 “有章可循” 迈向 “高效能落地”。
助力行业发展:以规范引领推动儿童福利服务提质增效
随着 “童心同护” 项目进入深化阶段,郑州市儿童福利院的此次备课行动标志着儿童福利机构社工服务从 “单点突破” 向 “体系化赋能” 的跨越。通过将《服务规范》转化为可复制的操作模板,郑州市儿童福利院不仅为新增项目院提供了 “方法论”支持,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专业社工如何成为儿童最佳安置的核心推动者”。
郑州儿童福利院正以“深耕细作”的态度,为全国儿童福利机构提供“看得见、摸得着” 的实践样本,助力更多孤残儿童在规范、专业的服务中实现 “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的终极目标。为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郑州智慧”,让 “童心同护” 的温暖惠及更多需要关爱的孩子。
来源:郑州市儿童福利院
通讯员:张晓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