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新药业董事长“频繁喝茶”,企业声誉连遭挑战
原标题:天新药业董事长“频繁喝茶”,企业声誉连遭挑战
截图来源于华夏健康网健康领域专栏创作者《健康之声》
来源|健康之声
编辑|塔尔·小康A
3月27日晚间,天新药业(603235.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许江南已被解除留置。目前公司运营正常,许江南已恢复履职。看似“有惊无险”,实则却让这家主营维生素的大厂,再次暴露在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之下。
董事长“频繁喝茶”,企业声誉连遭挑战
据公开资料,许江南并非首次因案件“协助调查”进入公众视野。近年来,随着其所涉关联公司与多起地方官员落马案件有关联,许江南三次“喝茶”均成功“闯关”,一度被称作“闯关王”。2024年11月,其第四次被东宁市监察委留置,外界对此颇为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天新药业并未披露许江南此次留置具体原因,也未说明是否涉及公司经营行为,这种“只报平安不说事”的态度,显然难以打消投资者疑虑。
“高额分红+高额募资”,疑似实控人套利
三年累计现金分红28.5亿元,其中高达21亿元流向实控人许江南与其女许晶,父女二人合计控制公司近74%的股份。与此同时,公司仍在大额募资、扩产新线。如此“双向操作”引发市场质疑:是在合理资本运作,还是借资本市场为大股东“输血”?
2022年上市以来,天新药业营收利润虽维持稳定,但净利逐年下滑。2022年归母净利润6.22亿元,2023年降至4.76亿元,靠“高分红”维持市场好感的策略如今也逐渐失效。
维生素行业“复苏”,天新药业业绩反弹能持续多久?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16.14亿元,同比增长8.49%;净利润4.94亿元,同比增长19.76%。表面风光,但增长动力仍过度依赖外部维生素原料价格反弹。
在全球维生素供需博弈加剧、海外产能逐步恢复的大环境下,天新药业的高增长是否可持续,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公司主打维生素B1、B6,市场集中度虽高,但产品壁垒较低,价格波动剧烈,极易受到政策、环保、贸易壁垒影响。
此外,维生素原料成本占比超过60%,天新药业若无法通过技术优化、生产效率提升进行成本对冲,其盈利能力将长期受制。
独董管理违规首案,公司治理水平遭质疑
2024年1月,江西证监局对天新药业及董事会秘书董忆出具《警示函》,指出公司在独立董事备案程序中“明显迟延”,聘任流程存在重大瑕疵。这是《独董管理办法》实施以来首例因违反流程被监管处罚的上市公司。
表面看似小事,实则从侧面暴露公司治理薄弱、内部控制流程缺失。在实际控制人频繁“接受调查”背景下,这一问题更值得投资人警惕。
“家族色彩”浓厚,是否成为发展的掣肘?
据招股书及工商信息披露,许江南、许晶父女通过多层控股架构实际控制公司,并掌握多个子公司实控权,包括房地产、小额贷款、贸易等企业。甚至关联企业曾因行贿、虚开发票等被监管部门通报。
当企业发展过于依赖家族主导、关键岗位高度集中于实控人时,一旦出现风险,其影响往往不止于声誉,而是治理体系本身的失效。面对市场环境变化与政策收紧,天新药业是否能打破“家族化路径”,值得持续观察。
天新药业在资本市场的风光背后,实控人频繁“喝茶”、高分红与高募资并存、公司治理漏洞频现,这些问题已不能再用“暂不影响经营”轻描淡写地带过。对于投资者来说,面对一家曾三度闯关、四度“喝茶”的董事长掌舵的企业,理性和审慎,显然是比“押注”更重要的投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