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池~~楚水

青年看点 原创

2025-04-09 10:29

最近有点突发奇想,忽然想自己壬辰正月,也就是2012年结集的《临池偶得》,准备重新再写一遍,看看能有什么感觉与感受。客观地说,这些东西根本就称不上书法,但毕竟是自己临碑写帖时的具体体验与感受,是自己对书法的理解与认识,更是一段心历路程的记录,所以,有点敝帚自珍,一直存留到了今天,而没有遗弃。

诗人但丁认为艺术和历史的发展,经常是从起点回到起点的循环过程。历史无法假没,艺术则可以重新体现。尽管王義之兰亭雅集后,尝试多次重写《兰亭集序》,虽然未能突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那篇,毕竟是心路历程的一种轮回,功败垂成,没有遗憾。凡夫俗子之若我辈,怎敢比侪书圣,而妄言天下第一行书。总觉得天干地支一个轮回之后,再写一遍,肯定感觉不同,或有不同感受,非一试而不得其爽也。记得那时,曾借诗而豪言肆睢:

笔出昆仑走华夏

墨泼五岳染九州

临池自撑一叶舟

江海湖河纸上流

----真可谓无知者无畏。那时候大有林风眠先生想当年为艺术战的精神气概,横笔竖写,从左往右,无拘无束,不拘一格,而欲行爨之体。现在看来完全是信手涂鸦,春蚓秋蛇,陋不忍暏,现在真为自己当时类似程咬金的草莽之气所叹服,不怕贻笑大方,也算是另外一种厚脸皮的自嘘,至少有点自命不凡。

壬辰龍年,又甲辰龙年,再乙巳蛇年,总觉得这些年来,自己一直孤舟苦撑,临池墨海,逆水而行,多少年不识愁滋味鲁莽,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沉静。目前最需要的则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达观与平静,也就是说,需要有临池自驾一叶舟的处变不惊,以及举重若轻驾驽与把控能力,布局乾坤,谋划器宇与格局。

观象立宗岳,载德显地理---这是十三年前蒿高灵庙碑集字。今天,又临一篇,最大的感受就是金农和郑板桥肯定临写过此碑,方有冠谦之的仙风道骨,才能在此基础上形成金农漆书,或六分半板桥体。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需要点石成铁的胆气与底气,才能在书法角度塑造出自己,点石成金为一个人的品质与人格。从起点再回到起点,不简单的重复,而是地狱--炼狱--天堂的凤凰涅槃,更是脱胎换骨的浴火重生,值得尝试,而无怨无悔。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