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不走寻常路
文丨大师兄
3月26日,霸王茶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公开递交IPO招股书,这意味着霸王茶姬即将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美股新茶饮第一股”,也是近四年来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消费企业。
在霸王茶姬之前,已经有4家新茶饮公司在港股上市,特别是最近上市的蜜雪冰城在港股爆火,认购金额达1.84万亿港元,创造了港股市场新股认购的新纪录,投资者热捧之下,市值一度接近2000亿港币。
霸王茶姬一直以“另类经营”闻名业内,面对港股如此高的热度,霸王茶姬依然选择赴美上市,背后显然藏着更大的野心。
【后起之秀】
霸王茶姬的起点不算高、起步时间也不算早。
2017年,当23岁的草根青年张俊杰在云南开出第一家霸王茶姬时,中国新茶饮市场已是群雄逐鹿的喧嚣场景:喜茶、奈雪早已在一线城市跑马圈地,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在三、四线城市有了很深根基,行业留给霸王茶姬的机会已非常有限。
身世坎坷、但是行业经验丰富的张俊杰意识到,盲目内卷、复制先行者的成功轨迹,此刻已难以后来居上,产品、定价等经营策略上的差异化,才是蜜雪冰城杀出重围的关键。
创业之初,张俊杰就决定放弃严重内卷的水果茶,确立专攻“真茶+真奶”的原叶鲜奶茶的产品定位;定价卡位在16-25元区间,既避免了掉入蜜雪冰城的低价陷阱,又不像奈雪因执着于高端而丧失扩张良机。
独特的经营策略,让霸王茶姬在内卷严重的新茶饮行业中迅速崛起。2021年开始,霸王茶姬以每月新增200家店的速度狂飙,2024年门店数突破6000家,3年时间门店增长超过6倍。
猛踩油门的同时,霸王茶姬的经营效率也让人惊叹。招股书的数据显示,霸王茶姬2024年单店月均杯数为25099杯,较两年前增长了近三倍,单店年均GMV约600万元,闭店率仅1.5%,远超过其他上市新茶饮公司。
门店数略多于霸王茶姬的古茗和茶百道,2024年闭店率都超过6%,门店数是霸王茶姬7倍的蜜雪冰城,单店年均GMV约100万元,只有霸王茶姬的六分之一。
高速扩张和极致的经营效率,带来了快速的业绩增长和超强的盈利能力。
2024年,霸王茶姬全年GMV高达294.58亿元,同比增长172.9%;全年营收高达124.06亿元,同比增长167.4%;全年净利润高达25.15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13.3%;
毛利率高达51.5%,净利润率20.27%。
仅仅7年时间,霸王茶姬的营收和净利润规模已仅次于蜜雪冰城,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更是远超其他新茶饮上市公司。
当前在港股爆火的蜜雪冰城,2024年毛利率只有32.5%,净利润率17.9%,营收和净利润增速都不到40%;同样在冲刺IPO的沪上阿姨,2024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只有31.2%,净利率10.12%,营收仅同比增长6%,净利润甚至下降了12.3%。
【单品之王】
提及霸王茶姬,消费者最先想到的绝对是伯牙绝弦。
这个带有茉莉香气的原叶鲜奶茶产品,截至去年8月份已卖出了超过6亿杯,是霸王茶姬最成功的超级大单品。按照每杯16块的价格,伯牙绝弦过去三年给霸王茶姬带来了近100亿的收入,相当于约三分之一的营收。
当其他同行都在通过拓展品类来做大收入规模时,霸王茶姬却对产品多元化保持了极大的克制。
原叶鲜奶茶一直是霸王茶姬的核心品类,张俊杰甚至以星巴克为对标,独创出茶拿铁的概念。2024年,霸王茶姬中国市场的GMV总额中约91%来自招牌茶拿铁产品,其中约61%的GMV来自最畅销的三款茶拿铁。去年一年,霸王茶姬只推出了15款新品,而行业老大蜜雪冰城在去年前九个月,就推出了105款新品。
超级单品和核心品类,看似会形成过度依赖,其实是成就超级品牌的利器。
可口可乐的辉煌自不必说,星巴克的成功也是重要案例。过去很多年,拿铁系列是星巴克最核心的盈利单品,长期占据全球销量榜首,而咖啡品类则成为星巴克品牌形象的象征,提到咖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星巴克。
品类即品牌的逻辑,让产品特性极其鲜明的霸王茶姬也有了成就超级品牌的潜力:招股书资料显示,自2023年10月起,霸王茶姬在中国所有现制茶饮品牌中社交影响力指数中已排名第一。
事实上,核心品类和超级大单品不仅塑造了品牌辨识度和影响力,也是成就霸王茶姬超强盈利能力的主要原因。
简单的菜单,不但保证了供应链的成本优势,也带来了极致的效率和品质控制:霸王茶姬出餐速度压缩到8秒/杯,口味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二。在品牌背书之下,凭借超强的工业化和标准化优势,公司盈利能力得以在行业内傲视群雄。
【终极理想】
在产品策略上和星巴克异曲同工的霸王茶姬,显然不会仅仅满足于国内市场。
早在2018年,公司成立第二年,国内门店数还不到100家,霸王茶姬就已成立海外事业部。张俊杰很早就已为霸王茶姬建立了长期愿景:进入100个国家,实现年销售150亿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式茶饮,完成从奶茶到现代茶企的品牌升级,挑战乃至颠覆以星巴克为代表的咖啡霸权。
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霸王茶姬同样展现出差异化的经营策略,不盲目追求店铺数量的快速扩张,而是把品牌推广放在优先位置,每进入一个国家,先要尽快占领用户心智,成为认知度更高的头部品牌。
截至2024年底,霸王茶姬在海外共有156家门店,主要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地区,虽然门店数量上不算多,但是通过与李宗伟等当地巨星的合作,霸王茶姬在东南亚地区已具备较高知名度,店均GMV甚至在马来西亚排名第一。
对于致力全球化的霸王茶姬来讲,选择美股其实不单是实现产业和品牌层面的宏大目标,也是在资本市场赢得认同的理性选择。
一方面,霸王茶姬的对标和超越的对象是星巴克而不是国内同行,那么放弃同行选择的港股、到星巴克老家的美股市场闯一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港股对新茶饮乃至餐饮企业的认知度其实都不高,在蜜雪冰城之前上市的三家新茶饮公司,全部遭遇了上市首日破发的窘境。相比之下,美股聚集了星巴克、麦当劳等市值超过千亿美金的全球连锁餐饮巨头,美国本土咖啡品牌Dutch Bros,PE更是超过180倍,从市场定价来看,美股也是更好的选择。
作为近四年来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消费企业,霸王茶姬的美股IPO,无疑是近年来中国消费品牌出海的重要里程碑,“东方星巴克”的标签,也可能为霸王茶姬带来更高的估值溢价。
不走寻常路的霸王茶姬,或许会给投资者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