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改造旅行行业,携程同程飞猪将再迎「洗牌期」

新识研究所 原创

2025-04-08 20:09

用AI一键做旅行攻略,成为很多年轻人出游的新玩法。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2.87亿人次,比2024年同期增长9.7%。从出行方式上来看,自驾游以及搭乘飞机或高铁后落地自驾游是主流,这一趋势带火了假期租车市场。

自驾游可以避开人潮,还能更个性化地定制出行路线与方案,更符合年轻人的旅行规划,也有不少人尝试利用AI为自己制定一份出行攻略。

在小红书上,关于“DeepSeek旅游攻略指令”的笔记已超过2万篇。这些笔记中的行程规划不仅涵盖了交通、住宿、景点和美食的推荐与小贴士,还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内容,如每日具体的行程安排、费用预算明细,以及如何巧妙避开拥堵路线等实用建议。

生活博主@三宋在这做了一期让DeepSeek为情侣规划广西南宁三天两晚的旅游攻略,最好涵盖城市、人文、自然的不同体验,希望有小众的旅游项目和游客不曾探寻过的角落,感受本地的人文气息。

DS一出手确实有两把刷子。第一天推荐了金伦溶洞、水锦顺庄大峡谷,有各种自然奇景且游客稀少,最终博主都不敢独自探寻完,推荐的美食离景区2小时车程且有两家都闭店了,直到晚上10点才吃上当天第二餐。

到了第二天DS推荐12:30去南宁旧仓游玩两小时,称这是个破吉尼斯纪录的复古仓库,结果别人14:00才开门营业,而后又将他们导航去“鸳鸯楼”民宅拍照两小时,显然都是有些不太合理的规划。

但整体而言,AI做的规划确实既合理又充实,只是缺乏一些更随机应变的判断力。于是新识研究所打算实测一下市面上OTA平台的AI旅行助手,看专业的平台搭配AI技术,会不会有些更前沿的玩法。

01

携程同程飞猪,谁的AI助手最靠谱?

如果只是咨询各地知名景点,携程、同程、飞猪、马蜂窝等平台,给出的回答与普通GPT大差不差。

为了测试AI旅行规划助手的理解力,我们以一个稍全面的问题入手,询问AI:“清明假期两个人去郑州旅行,预算四千(不含交通费),请详细规划旅行方案,包括具体的时间,车程,景点,饮食,住宿等”。

各家AI整体思考时间在30-60秒之间,在答案生成速度、结果呈现方式等方面也展现出相当的差异性。

携程问道不知怎么理解成三人行了,给出的答案也让人摸不着头脑,上午去了少林寺,下午就让我回酒店养精蓄锐为第二天做准备了,并划了150元的小吃预算,这胡辣汤+烩面顶天20元了,特色小吃怎么干到百元是不太理解的。

不过等我们到了郑州才发现,郑州到少林寺坐大巴需两小时,加上爬山游览观光回市区,确实也没有时间和力气游览更多景区了。

后两天推荐也是很常规的河南特色景点和吃食,最终统计预算1900元(不含住宿),基本符合提的要求,只是没有太细致的方案和流程,也带不来更为新奇的体验。

相比之下,飞猪的AI旅行助手在细节层面更完善,也说明了各个景点的特色和注意事项,并最后提供了其他路线的选择。但是对于车程和饮食倒是一点没提,只关心我们怎么玩,不在乎我们玩得好不好。

在最后AI还主动提出,这个方案包含30%互动体验项目,若偏好静态游览可替换为嵩山少林寺一日游,在得到我们的许可后,又推荐了一条以古建鉴赏和山水写生为主的路线。

然而这一版又过于专精于历史文化,不是寺庙就是博物馆遗址,景点的重复率高显得有些许乏味,亮点是最后又抛出了新的旅游规划,这样可以一直根据用户偏好不断修正自己的回答,但也会给出太多重复信息让人不忍再问。

没想到最让人惊喜的,反而是同程的DeepTrip,不仅开创性地问了我们出发地,还给了具体的车次/航班和住宿信息,贴心地注明了推荐理由。

点开可以看到具体的价格、信息、评价等,还会贴心给出往返程和酒店每日价格变动信息,直接跳转到平台上进行预订或购买。

除此之外,AI在交通和饮食上的推荐具体到了站点和店名,甚至会提醒我们景点的表演时间和出行天气的穿搭建议,不过我们实测发现,还是有些纰漏,比如从二七广场去河南博物馆坐地铁到河南工业大学站,明显比关虎屯站要近些。

推荐第三天午餐去吃的“惠丰源烩面馆”离景点“黄河文化公园”距离30公里,要驾车一小时才能抵达,还让饭后在半小时内赶回郑州站,时间着实有些紧迫。

除了传统的OTA平台,旅行社区马蜂窝推出“当地指路人”的AI,不过目前只涵盖了一些热门旅游景点,我们尝试搜索河南,这个地区还未开放。

新识研究所于是将目的地修改到河北石家庄,所谓的当地指路人(智能AI客服)也给出了相应的旅行方案,并提供了一些预设好的回答,如果要获得一对一的服务,平台则会跳转至企业微信,以9.9元的价格推荐人工客服。

可以看到,AI旅行助手是有市场空间和消费需求的,且AI+城市达人的设计,可以规避掉更多过时的信息和不切实际的安排,起到一个线上旅行社的作用。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酒旅公司都开始接入AI或开发自己的AI大模型。无论是从优化成本,还是开发旅游内容社区,AI都能更好地整理信息、更新数据、推荐更个性化的行程,以此提升用户体验,带动业绩增长。

02

AI让游客瞬息全宇宙,平台们只能顺应迎合

大量旅行公司都在接入AI。

根据公开资料,不限于旅游平台,众多文旅企业如中青旅、中旅国际、复星旅文、东呈集团和岭南控股等,以及国内多个热门旅游城市,都在积极围绕AI进行布局。

这些企业或城市或是接入了Deepseek,或是自主研发大型模型,将其应用于多个方面。面向用户的应用包括智能对话、智能导览和行程规划;而面向商户、景区或政府部门,则涉及运营管理、精准营销、AI数字人及元宇宙景区等领域的应用。

如黄山旅游旗下途马科技将黄山AI旅行助手全面接入DeepSeek大模型,结合用户画像和上下文识别,回答游客问题的准确率高达99.9%;泉州“AI游古城”项目集成3D虚拟数字人,提供24小时智能讲解,并链接本地资源为游客定制专属路线。

随着AI大模型在人力成本,运营效率等方面的突出贡献,文旅行业也出现了普遍的担忧,AI会不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强烈的冲击,替代行业内传统的工种或环节。

其实AI的应用,并不是DeepSeek的大热才火起来的。在拨号时代,携程就推出了AI客服,推出“口碑榜”等内容产品,利用携程长年积累的数据和榜单,为用户做个性化推荐。

同程旅行在AI领域的布局始于2018年IPO之前提出的“ITA”(智能旅行助手)战略。此战略的目标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对传统的OTA(在线旅游代理)模式进行革新,打造一个涵盖旅行决策、购买过程以及服务支持的全场景闭环体系。

据财报披露,携程2024财年聊天机器人TripGenie的流量增长了200%,浏览时长提升100%,总对话量增长200%,而同程2024年平台GMV达2557亿元,接入AI后员工人效比较上年提升43%。

携程CEO梁建章提及接入AI时表示,“新的AI模型呈现出了巨大潜力,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行程规划,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但AI大模型不会替代OTA,而会作为OTA很好的补充。他们可能会替换传统的搜索引擎作为流量的主要入口点,并为OTA打开新的获客渠道。”

“在某些场景下,比如商务旅客前往相似目的地、执行重复性操作时,机器确实能替代人类大部分的工作。但对于南极旅行这样的长尾需求,机器可能难以胜任。”在文旅行业工作多年的童航表示,“但遇到突发事件,比如航班突然取消,购票平台崩溃,就需要真人进行调配和安抚,当然也取决于客户群体,中老年人对人工服务需求就远大于00后。”

面对行业剧变,童航也认为该放宽心,“用AI生成旅行计划是很古早的赛道了,比如妙计旅行,这公司2014年就有了,比抖音都早了两年。但是OTA的核心是供应链和履约,AI出个旅行计划充其量就是个参考信息,它既不提供服务,也不提供产品,也不负责履约,自然撑不起一个产业。”

可以预见,用AI工具规划行程会成为各大平台的标配,短期可能会造成导游、计调、行程规划师等职业的门槛下降,甚至是此类职业需求减少。但整体来说,旅游其实更看重人的体验和人际间服务。

目前看来,AI确实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创新,但更多是作为文旅行业传统服务的补充,而非完全取代。

03

写在最后

旅行的意义从来不只是“去哪儿”,而是“为什么去”“怎么去”以及“收获了什么体验”。AI可以优化效率,但无法替代人与世界之间的情感连接。

当我们在AI搜索框打出“你会取代导游或旅行社吗?”

DeepSeek给出的回答是:AI会改变旅游行业的形态,但取代导游和旅行社的可能性较低。就像自动取款机(ATM)没有消灭银行柜员,而是改变了他们的工作重心一样,旅游业从业者可能会更专注于提供情感价值、文化解读和创造性服务,而AI则负责处理标准化、重复性任务。

它强调:最终,技术与人性的结合将为旅行者带来更丰富的体验。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