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斗:杜建民的“写意甲骨”
有幸得观杜建民先生“写意甲骨”书法,不禁为其精妙的构图、粗放的笔画、有如契刻的笔锋所叹服。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河南,以安阳殷墟为代表,是殷商时期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主要用于卜卦和卦象记录。古人讲究遇事即卜,因而甲骨文和当时的所有社会活动、和人们方方面面的生活都密不可分。也是因为卜卦的用途,甲骨文讲究规矩和美感,重视刻写布局、字体结构、笔画疏密、刀工走线,因此从诞生之时起,和中国书法就有高度的契合。清代以来,一直有金石家、书画家、篆刻家在进行研究和探索,也是大家辈出。近来因为探索道路太过耗时艰难,多数人改走捷径,只有少数执着者仍然求索,从作品看,建民先生当属其佼佼者。
杜建民先生是陕西人,长期在云南从事文化工作。自幼被核心的中华文化滋养,又深受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影响。多年来遍访名师,在书画艺术上突飞猛进,早有成就。
我和杜建民先生相识近20年,建民先生一直以执着好学、无穷探索著称,从作品看,从汉书到魏碑,从魏碑到爨体;从小写意到大写意,从岩画到甲骨写意;从书法的美到书法的真,再到书法的根,特别是书法绘画的融合,建民先生的艺术路径几经改变,均有大成。但不管怎么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一直没有变,书画展示美、体现精神境界的美术思想一直没有变。
建民先生的甲骨写意根在甲骨文,创作经过深思熟虑,精巧布局,观书如赏画。笔画走线既如行云流水又如刀剑刻划,是乎笔划的磞口暗和甲骨纹理,体现了商人占卜的卦象。这也是建民先生几十年艺术功底的自然表达。特别不同的是甲骨写意的色彩变化,墨色、金色、朱红按画面布局和内容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突破了单纯墨色,和远古的甲骨相映成趣。好像我们和商代人有的心灵感应,灵魂互通。
杜建民先生是云南书法家协会主席,云南书法艺术的领头人之一。其艺术创作影响着很多艺术家,或者说代表着云南省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甲骨写意的展览和书籍出版,对先生和云南书法界是一个充分的肯定,也是云南书画艺术的一个里程碑。以建民先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先生和云南书法艺术更大的发展。
文:马文斗
编辑:陈希
编审:太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