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清明一样情 移风易俗树文明

郑州日报 取材网络

2025-04-02 17:28

记者 朱翔宇 通讯员 李新茹 刘彦杰


春风料峭化丝雨,又是一年清明时。4月2日,二七区京广路街道天擎社区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祭祀系列活动,创新采用“文化课堂+互动实践”的形式,引导居民以绿色环保的方式寄托哀思。

活动伊始,社区网格员及志愿者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岁时百问》《历书》等古籍记载,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明祭扫的起源、习俗及文化内涵。“古人在清明插柳踏青,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蕴含着生命更新的智慧。”生动的讲解配合二十四节气动态图,让在场老年居民频频点头,年轻人也纷纷举起手机拍摄知识点。

在实践环节,社区设置了三大主题区域:“花香寄情”手工区前,志愿者带领居民用皱纹纸、丝带制作仿真菊花,将环保理念融入手工创作,花束上系着特制“追思卡”,可书写缅怀寄语。70岁的王奶奶捧着亲手折的纸花说:“这花不会凋谢,摆在家里也能长久怀念亲人。”

在“春语寄情”投递站,志愿者现场示范制作“传思香囊”,以艾叶、薄荷等填充素色布袋,替代传统烧纸习俗。居民们还在特制书签上书写家训、记录亲情故事,并悬挂在“家风记忆树”上,孝亲文化在互动中得到延续。“云上思念”体验区内,志愿者手把手教授居民使用“云缅怀”小程序创建虚拟纪念馆,通过虚拟献花、点亮祈福灯等方式线上缅怀故人。“没想到扫墓还能用VR献花,我要教孩子在线上为爷爷‘云献花’。”居民王阿姨举着手机说道。

此外,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时空信箱”,志愿者通过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倡导居民献一束鲜花、赠一段旋律、点一支蜡烛,写一封“时空信件”给故去亲人,表达追思与感怀。活动共设立“时空信箱”6个,发放宣传手册160余份。

此次系列活动既保留了清明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核,又注入了绿色低碳的时代内涵,得到了居民朋友们的广泛好评。下一步,天擎社区将持续开展节日文化宣传活动,加大对文明祭扫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让文明新风浸润千家万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