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文明薪火 长耀华夏之光——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综述

中原网 取材网络

2025-04-02 08:28

华夏承一脉,万姓共寻源。三月初三,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郑州新郑黄帝故里如期举行。海内外中华儿女相聚在具茨山下、双洎河畔,共缅始祖功业,共祈民族复兴。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媒体报道大典盛况;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凤凰卫视、河南卫视以及省内各地市广播电视台及所属县级融媒体中心并机直播;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光明网,中国日报、中国网、环球网Facebook账号,顶端、大象、正观等媒体,以及今日头条、抖音、新浪微博、百度、腾讯等网络平台进行网络直播,引发海内外中华儿女热烈反响。

慎终追远 恭拜先祖

五千年的文明长河,不是史书上的几行墨迹,而是无数先民在黄河畔播种、在洛水边铸鼎、在中原大地上一砖一瓦垒起的奇迹。

黄帝率领先民开辟鸿蒙、统合九州,播谷植桑、创文演历,兴医定律、造车制衣,引燃部落融合、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火种,点亮了中华文明的曙光,成为璀璨多彩中华文明的历史起点。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黄帝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塑造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精神品格,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

慎终追远,恭拜先祖,是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主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月三,拜轩辕”,肇始于春秋,绵延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以其完备的礼仪规制、庄重的恭拜氛围、厚重的文化内涵、周密的组织安排、同频的全球共拜、广泛的传播影响,成为全球华人世界具有影响力和标志性的重要文化名片,成为连接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重要文化纽带和精神基因。

黄帝不仅是文化记忆的符号,更是中华儿女叩问文明源头的时空坐标。“从历史学角度看,黄帝是中国文明史的开端;从考古学角度看,一系列考古发现实证黄帝时代是一个文明起源到初步形成的时代。”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王巍既是今年拜祖大典的评论嘉宾,也是“祈福中华”仪程的嘉宾。他说,连年成功举办拜祖大典,黄帝故里已成为全球华人的拜祖圣地、中华儿女的心灵故乡。

火种接续 文明传承

一年一度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既是中华儿女凝心聚力的精神纽带,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的重要载体。

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保持典礼九项仪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变的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文化内涵,呼应时代强音。

黄帝故里园区惠风和畅、静穆庄严。甬道两侧,十二方轩辕碑记巍然矗立,碑上镌刻篆书《黄帝本纪》。系祖坛上,“同根树”枝丫上遍垂祈福丝带,那是华夏儿女对根的祝福与祈愿。轩辕桥下,明代遗址犹存,铭刻着先民朝圣的虔诚足迹。故里祠前,八佾舞肃穆威仪,尽显华夏礼乐气度。

文化方阵、岐黄方阵、台胞方阵、侨胞方阵、企业方阵、同拜方阵六大拜祖队伍如群星列阵,每个方阵都由90人组成,一共540位同胞,象征着华夏儿女来自五湖四海。他们整肃衣冠,佩戴黄帝丝巾,迈进寻根门,经系祖坛、轩辕桥、故里祠、升平门和安泰门,来到拜祖广场,一步一步丈量着五千多年的流转时光,饱览着五千多年的文明长卷。

大典共有九项仪程,分别为:盛世礼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共拜始祖、恭读拜文、高唱颂歌、乐舞敬拜、祈福中华、天地人和。

在“乐舞敬拜”环节,以“羽人通天”为主题的舞蹈精彩呈现。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舞者化身中国古代传说中羽人的形象,轻盈如羽,手臂翩跹,脚步跃动,仿若遨游长空。从第一次仰望星空,到远征星辰大海,中华文明的“通天之志”正是始祖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祈福中华”环节,拜祖台上,一幅波涛壮阔的黄河画卷徐徐展开,各界优秀中华儿女代表在画卷上用印祈福。“从黄帝‘抚万民,度四方’到今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的文明就像这永不回头的黄河水,永远向着更开阔的未来奔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感慨道。

“效法先祖,聚光引火”,取自故里最高点——具茨山巅的火种传递到故里现场,点燃轩辕殿前的圣火台。“天地人和”环节,9名各界代表借由圣火台点燃手中的火炬,生动诠释了‌从钻木取火到礼乐教化,黄帝点亮的文明火种,历经五千多年风雨依然长燃。

凝聚力量 共筑梦想

同一时刻,海峡两岸及全球华人都在追溯着共同的根源。

香江水畔,粤港澳大湾区(香港)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香港尖沙咀举行,政界、商界和爱国社团代表等各界400余人参加大典,共祝中华繁荣昌盛,祈愿明天更美好。

日月潭边,台湾恭拜轩辕黄帝大典在桃园黄帝雷藏寺举行,台湾各界人士共同参加典礼,遵循26道传统古礼仪程,表达对人文始祖黄帝的追思和敬仰之情,祈愿和平和睦和谐。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首次举办的“同拜黄帝”活动,吸引近2000名马来西亚各界华侨华人代表、友好人士及海内外媒体记者参加,共襄盛举;在英国的“同拜黄帝”活动走进剑桥大学,中国驻英大使馆领导和英国华侨华人社团、商会及各界嘉宾代表近300人出席,英国剑桥市政府代表、剑桥大学学者到现场祝贺;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同拜黄帝”活动,近400名嘉宾出席,共赴文化传承之约;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同拜黄帝”活动,来自旧金山湾区新老侨界、文化界、艺术界、教育界以及医疗等各界近千人参与盛典。

“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纽带,希望广大华侨同胞做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践行者、推动者和文明互鉴的促进者,以先祖精神为引领,共绘发展蓝图。”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侨务参赞刘红梅表示。

“作为华人后裔,我们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举办大典让我们铭记自己是中华儿女。”美国加州财务长马世云说。

三月初三当天,部分同拜嘉宾还返归故土,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与全球华侨华人一起共拜始祖,共赴“心灵之约”,共寻“精神之根”。

“这是我第三次来到现场参加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感受尤为震撼。寻根拜祖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传统仪式,更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精神归属。”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董事长陈丰表示,他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参与澳洲黄帝拜祖大典的,不再只是老一代的华人华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积极投入其中,这体现了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生生不息与薪火相传。

铭记“同根同祖同源”血脉,共筑“和平和睦和谐”梦想。自2014年起,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先后在中国台湾、香港、澳门,以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法国、赞比亚、泰国、马来西亚等自发举办“同时同像同主题同拜黄帝”活动,海外“朋友圈”不断扩大,举办地覆盖全球五大洲。各境外同拜地组织方都高度重视青少年群体对活动的参与,让年轻一代亲自参与拜祖,感受黄帝文化的深厚内涵,将中华传统文化根植于内心,更好地对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和弘扬。

寻根问祖,是五千年文明的回望;薪火相传,是新时代征程的启航。从黄帝故里的火种到黄河奔涌的浪涛,从“天地人和”的祈愿到民族复兴的强音,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次回眸,都是对源头的倾诉,也是对未来的企盼。

郑报全媒体记者 赵文静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