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气森林“失宠”,是神话落幕还是蓄势待发?
元气森林曾有多火?
曾经,元气森林可谓是新消费领域的璀璨明星,火爆程度超乎想象。2018 - 2021年,其销售额增长率如同坐火箭一般,分别达到了 300%、200%、309%和260% ,这样的增速在饮料行业中堪称“奇迹”。
2020年,元气森林营收27亿元 ,同比增长309%,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品牌迅速成长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力量。其拳头产品气泡水更是风光无限,在2019年的618、双11,连续拿下天猫、京东水饮品类销冠,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新宠”,甚至一度引领了饮料市场的消费潮流。
在品牌影响力方面,元气森林成功出圈,不仅在国内市场迅速铺开,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超30 个省、市、自治区,还走出国门,出口美国、日本、新加坡等40个国家,成为“新国货”的代表之一,让世界看到了中国饮料品牌的创新力量。无论是在繁华都市的便利店,还是在电商平台的畅销榜单上,元气森林都占据着显眼的位置,深受消费者喜爱。
“卖不动”的现状剖析
然而,繁华易逝,好景不长。不知从何时起,曾经备受追捧的元气森林,似乎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陷入了“卖不动”的困境。
从销售数据这一硬指标来看,元气森林的下滑态势明显。2022年,元气森林销售回款约为80 - 90亿元,同比增长10%- 23%,虽然仍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与之前动辄三位数的增长率相比,已然是天壤之别 ,增速大幅放缓。进入2023 年,这种增长乏力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竞争对手蚕食。
尼尔森数据显示,前几年大热的无糖汽水增速下滑,包括可口可乐无糖、百事无糖、元气森林、屈臣氏、农夫山泉等无糖汽水品牌,在2022年出现增长高峰后,在2023年均呈现增速下滑趋势,整体增速在 023年下滑22%。曾经作为元气森林王牌产品的气泡水,也未能幸免。在2023年,气泡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元气森林气泡水的市场份额增长陷入停滞,甚至在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除了冰冷的数据,经销商的境遇也从侧面反映出元气森林的销售困境。在2024年,就有不少经销商抱怨元气森林产品滞销,库存积压严重。在华中地区,有些城市经理要求业务员每天卖出150箱产品,但平均算下来,只能完成一半。经销商们的热情也大幅减退,从过去积极压货,到如今频繁拒绝厂家的压货要求,直言“没钱了、库存高、懒得搞”。
消费者的反馈同样不容忽视。在各大电商平台和社交网络上,关于元气森林的评价逐渐变得两极分化。有些忠实消费者表示,元气森林的口味越来越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产品新鲜感逐渐消失;还有部分消费者则吐槽元气森林价格过高,性价比不如其他同类产品。这些负面评价,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元气森林的口碑和销量。
曾经爆火的原因回顾
在健康消费的浪潮中,元气森林敏锐地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与日俱增,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在追求美味的同时,更加注重食品饮料的健康属性。
元气森林顺势推出“0糖0脂0卡”概念,直击消费者对健康的核心诉求,成功吸引了注重身材管理、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年轻群体。这一精准定位,让元气森林在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满足了目标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迫切需求。
同时,元气森林在营销方面堪称“高手”,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明星代言上,元气森林邀请了众多顶流明星,借助明星的高人气和粉丝基础,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成功破圈。在综艺赞助方面,元气森林冠名了《元气满满的哥哥》《我们的乐队》等热门综艺 ,节目中的高频曝光,使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同时,元气森林还在小红书、抖音等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上,与大量KOL、KOC合作,发布海量种草笔记和短视频 ,通过真实用户的分享和推荐,引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形成了“线上种草,线下拔草”的营销闭环,让品牌迅速在年轻群体中传播开来。
销量暴跌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在元气森林爆火之后,饮料市场这片“战场”变得愈发硝烟弥漫。众多竞争对手纷纷推出类似产品,试图在无糖饮料市场分得一杯羹。传统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推出“AH!HA!小宇宙”气泡水,百事可乐上线“bubly微笑趣泡”,农夫山泉也推出主打“0糖、0卡、0脂、0山梨酸钾”概念的苏打气泡水。
这些行业巨头凭借着深厚的品牌底蕴、成熟的供应链和广泛的销售渠道,迅速抢占市场份额,给元气森林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
除了传统饮料巨头,新茶饮品牌也来凑热闹。喜茶和奈雪的茶等推出瓶装气泡水饮料,以其在茶饮领域积累的品牌知名度和粉丝基础,吸引了一部分消费者。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元气森林的市场空间被不断挤压,曾经独占鳌头的气泡水市场份额也逐渐被瓜分,销售增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另外,消费者的需求可谓是瞬息万变。在健康需求方面,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知识的深入了解,他们对饮品的成分和功效有了更高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