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社会化服务”硬功夫 跑好“农业现代化”接力棒
伴随着一阵阵螺旋桨的嗡鸣声,8架满载农药的植保无人机沿着田地起飞,开始以精准航线对绵阳市游仙区金华村连片油菜田开展“飞防”作业。近年来,绵阳市不断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通过“发展科技、培养人才、完善产业链”三轮驱动,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效能,推动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不断为农业现代化进程积聚力量。
科技驱动强智能
绣山村有名的种粮大户李高从村民手中陆陆续续流转了600余亩的土地,随着土地的增多,“老把势”李高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前些年我也想要不要一些大型农机,但购买成本让我望而却步”李高说,“后来朋友介绍一站式公司(绵阳市一站式农业有限公司)给我,我与他们签订协议,由他们提供统一耕地和收割服务,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省心又省力。”据了解,绵阳市一站式农业有限公司位于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莲花村,通过农业机械纵深发展模式已全面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耕、种、管、收、储一站式服务。
植保无人机进入待飞状态
在绵阳市,像一站式农业有限公司这样能提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还不在少数。为了进一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绵阳市整合多方力量,鼓励农资经销商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向农业社会化服务供应商转型,着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建设四川省首家一站式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配备无人机、栽种机、脱粒机等,统一服务农业生产全链条,全市生产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
人才驱动强技能
组装无人机、现场配药、起飞喷药,在魏城镇和阳村油菜病虫害防治现场,专业的操作员熟练地遥控植保无人机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在油菜种植区上方来回穿梭,将雾化后的药物均匀铺洒开来,不到一小时,60余亩的油菜就全部完成施药工作。“现在正是油菜‘冬管’的关键时期,但像无人机这种先进设备,效率高,喷药又均匀,但对我们这些老农民来说,技术要求太高了,没有这些专业人员,真的就没法操作。”和阳村农户王刚高兴地说,“他们专业人员一天大概可以喷完500多亩,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农业专家前往田间查看油菜长势
在上级部门的政策指引下,魏城镇通过聘请资深农业专家,举办农技综合讲堂,支持开设农机驾驶培训学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技能,年均开展农技培训1000人次,培养了一批懂农爱农护农的专业人才队伍。
产业驱动强效能
尽管已经过了收获玉米的时节,但在四川达谷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粮油加工工厂内依旧忙得热火朝天。这得益于该企业引进了国内先进的顺混流连续干燥玉米烘干机,每小时烘干量为60吨,一塔烘干全程时长仅需5小时,加之具有容量为2万余吨的仓储仓库,为农户提供粮食代储服务,根据需要随时结算,解除农户贮存和售粮价格波动困扰。
达谷威公司大型烘干机正在运行
近年来,绵阳市招大引强龙头企业,在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同时加快延伸产业服务链,建成川渝最大的粮油烘干基地,推进粮油产业收购、仓储、加工等服务,有效解决规模化种植的后顾之忧。
接下来,绵阳市将进一步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丘陵地区农户急需的薄弱环节服务,解决农户种地难题,推动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为在小农户基础上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供要素支撑。
四川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人民政府 饶林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