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春日“敏感”季?
上街融媒记者:冯佳雯 通讯员:贾佳
春季百花盛开,美景繁不胜举,也带来了肆意飘散的过敏“元凶”,更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季。为此,记者专程走访了上街区中医院多个科室,为过敏患者寻找“良方”。
耳鼻咽喉科医生王孟钰介绍说,近日接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明显增多,“花粉绝对是春季过敏性鼻炎的一大诱因。花粉传播的高峰期一般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这个时间段外出时一定要佩戴口罩,阻挡花粉、灰尘等过敏原。”同时,尽量避免去花粉浓度较高的场所,比如公园和郊外。若想纵览春色,过敏人士可以选择雨后出行,由于空气清新、湿度较高,不易过敏。
过敏性结膜炎也是一种春季常见的疾病。多数患者在就诊时会说眼睛痒,而且有越揉越痒的趋势。更有患者描述“痒得想把眼珠子抠出来”。
眼科主治医师卢玉霞提醒:“季节过敏性结膜炎不好预防,一般在3月至4月底高发,想要预防,就要尽量减少外出,做好防护,远离过敏原,比如花粉过敏要戴防护镜、口罩;螨虫过敏注意通风、清洁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在鼻炎发作时,很容易并发过敏性结膜炎。与此同时,家长要特别留意孩子,儿童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与成人不同,常表现为揉眼、频繁眨眼等现象。但是揉眼不仅不能缓解眼痒,还会增加过敏物质释放,甚至导致明显的结膜水肿、眼睑肿胀、角膜上皮擦伤、细菌感染等其他疾病。出现此类症状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过敏的眼药水。
其实在中医上并没有过敏一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关于过敏性疾病的记载。过敏性体质在中医上被认为是一种禀赋于遗传基础上出现的特异体质,中医称为特禀质。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肾之先天不足,脾之后天失养,肺卫之气虚弱,导致人体正气不足,都可能出现过敏。
主治中医师聂艳玲结合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分析,过敏体质儿童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在针对这类孩子进行预防调理时,还是要以健脾益气、提高孩子抵抗力为主,例如: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孩子体质使用中药汤剂、中药药浴、小儿推拿、穴位贴敷等手段益气固表、调理脾胃。日常饮食中,可多吃健脾益气食物,如山药、薏米、白扁豆等;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冰激凌、辣椒等,以免损伤脾胃。
总的来说,合理饮食、规律作息、注意清洁、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过敏性疾病自然无药而解。
融媒记者也提醒广大市民朋友,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等严重的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预防胜于治疗,建议易感人群在季节交替前做好防护,通过适度运动、充足睡眠提升免疫力,防患于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