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核心业务“断崖式”下滑 ,品牌受挫
来源丨九州凤凰
撰文丨九裘
编辑|邹猫
3月25日晚间,农夫山泉(09633.HK)披露2024年全年业绩,尽管营收和净利润仍保持正增长,但同比增速双双跌至0.5%和0.4%的“冰点”,远低于前几年的两位数增长态势,令市场大失所望。受此影响,3月26日开盘后公司股价大幅跳空低开,盘中一度大跌逾11%,收盘报33.7港元/股,全天跌幅8.3%,创下近年最大单日跌幅。
核心业务“断崖式”下滑 茶饮料临时托底
更令人警惕的是,农夫山泉引以为傲的“基本盘”——包装饮用水业务遭遇了断崖式下滑。2024年,该板块收入暴跌21.3%至159.52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由47.5%锐降至37.2%,首次被旗下茶饮料超越。
取而代之的是“东方树叶”和“茶π”等茶饮产品,在“无糖茶”概念带动下实现了32.3%的高增长,收入占比升至39%。尽管茶饮业务强势崛起,一定程度上“托底”了营收数据,但结构性失衡已暴露无遗。
舆论危机成“黑天鹅” 销量连月大跌
公司管理层直言,包装水业务的下滑,直接源于2024年初爆发的一系列网络舆论风波。从2月起,因创始人与已故娃哈哈创始人的历史纠纷被反复翻炒,加之“水源污染”“地震捐赠数量过少”等谣言发酵,农夫山泉品牌声誉遭遇沉重打击。根据中金数据,去年3月至6月,包装水销量同比跌幅连续超过20%,7月仍下滑17%。
尽管下半年网络声量有所平息,但销售复苏仍未显现,农夫山泉“红瓶水”的市场热度和消费者信任远未回归。
推新品救场不敌成本压力 盈利能力走弱
为了应对危机,农夫山泉于2024年4月紧急推出“绿瓶水”——一款低价纯净水产品,试图重返已淡出二十余年的纯净水赛道。然而,绿瓶水售价普遍低于1元/瓶,在迅速抢占市场的同时,也大幅侵蚀了毛利率。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由59.5%下滑至58.1%,主要受到促销投入上升、固定成本摊薄及果汁原料价格上涨的多重打击。其中包装水毛利率在绿瓶水带动下降至32.2%(据华泰证券估算),成为各大品类中利润最薄的一项。
此外,农夫山泉的存货与应收账款也显著上升。全年存货增长至50.13亿元,应收账款攀升至18亿元,对应的周转天数分别增至81.14天和4.74天,库存积压风险加剧。
对手攻势凌厉 市场份额压力上升
更严峻的是,行业竞争正在迅速升温。怡宝加速推进IPO进程,娃哈哈通过冰柜投放实现渠道回补,景田、康师傅等品牌也在重夺线下终端。2023年,农夫山泉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的份额为23.6%,尽管依然位居第一,但下滑趋势明显。
在功能同质化极高、价格战激烈的瓶装水赛道,农夫山泉的护城河正变得愈发脆弱。
从“天然水之王”到“茶饮新贵”,农夫山泉的转型似乎走对了一半,但也暴露出对单一品牌资产的高度依赖与应变滞后。在品牌危机尚未彻底修复、核心业务下滑未止的当下,如何稳定消费者信任、重塑品牌形象,或将成为农夫山泉能否持续增长的决定性战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