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新作为 解锁社区治理“新智慧”

社区微视野 原创

2025-03-28 16:25

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筑牢人民调解的“第一道防线”,青年路街道水岸鑫城社区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组建了一支由社区老党员、老干部为主要成员的矛盾调解队伍,以“老支书新作为”为核心理念,探索出一条“矛盾预防+多元调解+长效治理”的社区治理新路径,成为基层和谐建设的生动样本。
年近七旬的王国林曾是一名村支书,退休后带领12名老党员成立了“老支书”矛盾调解队,也成为了社区的“居民合伙人”。该队伍在2024年郑州市举办的优秀社区社会组织项目评审会上凭借创新治理模式和突出成效,从全市参评组织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今年以来,矛盾调解队配合社区,协调处理了多起重大隐患,包括监控瘫痪、电梯困人、地下室漏水、充电桩拆除等问题。由于小区电梯长期损坏,物业维修基金申请停滞,矛调队召开12次商讨会议,最终促成电梯维修并恢复运行,赢得居民高度评价;居民投诉物业公司违规安装充电桩,矛调队多次调研走访,组织居民签订征求意见书,最终将充电桩拆除,居民连连称赞。

“过去调解矛盾像救火,现在调解是提前排查隐患、搭建沟通平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阶段。”矛盾调解队的老党员张大姐这样说。团队结合数十年群众工作经验,通过“网格巡查、楼长反馈、居民议事”三大渠道收集矛盾线索,运用“情理交融、法律支撑、跟踪回访”三步策略化解纠纷,最终实现“小事不出楼栋、大事不出社区”的目标。由于资金问题,小区监控系统停运,矛调队得知后主动请缨,和群众代表一起与施工方协商,召开了30多次会议,将1100多个监控恢复运转。此外,队伍还邀请楼院热心居民加入志愿队伍,推动“居民的事儿居民议、居民的事儿居民定”,快速解决纠纷问题。

水岸鑫城社区是典型的万人社区,辖区内小区由于基础设施老化、物业治理不力等问题逐渐积累,居民与物业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老支书”矛盾调解队应运而生,在社区搭建水岸微客厅,定期开展“微客厅茶话会”,采取“有事大家议,有难大家帮”的方式,直面问题,就地化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有事好商量、有事您说话”亲民沟通法,把有矛盾的居民请到微客厅,将问题解决在根源。今年以来,矛盾调解队通过“走访、倾听、劝导、协商、和解”的“五步工作法”,结合情、理、法,成功化解了30余起邻里纠纷,创新实践“预防式调解”模式,排除了11起安全隐患,有效促进了社区和谐。正如社区张俊江书记所说:“这些老支书、老党员们用情怀守护社区温度,用智慧创新治理方法,真正实现了‘银发力量’的年轻化转型。”
如今的水岸鑫城社区,“枫桥经验”有了新注解:矛盾调解室变身“居民会客厅”,纠纷档案转化为《社区文明手册》,曾经的投诉大户成为志愿者骨干,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局面。这支“银发调解队”正用他们的新作为,书写着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暖心答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