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华夏文化艺术院助力长垣黄河湿地珍稀鸟类大鸨保护公益行动

牛眼观天下 原创

2025-03-20 08:40

3月18日上午,受长垣市绿色未来环境保护研究协会负责人宋克明的邀请,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理事长、华夏世博集团董事长牛海峰,集团顾问李宏,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副秘书长杜继涛,副秘书长兼华夏美育教育院院长邢龙,牛姓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牛利民,中国文化艺术网郑州站站长王蔚波一行前往长垣县境内的黄河湿地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与宋克明共同考察濒临灭绝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大鸨(“鸟中大熊猫”)栖息地,并就公益护鸟行动、成立大鸨研究保护中心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大鸨,别名地鵏、老鸨、独豹等,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作为全球濒危物种,有着“鸟中大熊猫”的称号,据了解全球现存数量已不足2000只。长垣黄河湿地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成为大鸨重要的栖息地。据观测,在此栖息的大鸨数量多达300只,每年冬季,全国近半数的大鸨种群都会选择在长垣境内黄河湿地越冬。在考察期间,宋克明向华夏世博团队讲述了他二十年来的护鸟成果。

随后,宋克明带领牛海峰一行前往黄河湿地了自然保护区,追寻大鸨的踪迹。自然保护区内绿意盎然,正是农忙时节,大鸨的行踪不定难以寻觅。宋克明介绍到,现在天气转暖,大鸨即将迁徙前往内蒙古,再过段时间以后就很难见到它们的踪迹了。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便见一群大鸨向远处飞去,我们观望着“每一只大鸨的翅膀下,都承载着生态链的完整意义”,那挥舞的翅膀仿佛是大鸨在向我们告别,也是我们在向大鸨告别。

牛海峰在采访中表示“宋克明老师在大鸨保护工作上20年来的辛勤与付出,着实令人钦佩。从这份执着与坚持看到了宋老师对鸟类保护事业始终如一的坚守。基于此,我们决定积极投身其中,给予相应的帮助与支持,愿与宋老师携手共进,为大鸨保护全力以赴,共同作出更多积极努力 ”。

实地考察后,牛海峰表示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将适时成立黄河流域动物保护研究院,聚焦濒危物种保护、志愿者服务、生态修复,为绿色公益事业贡献出河南省华夏文化艺术院的一份力量。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