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关注周:老人患带状疱疹可引发失明 应主动预防

中原网 取材网络

2025-03-03 15:29

中原网讯 2月24日-3月2日是带状疱疹关注周,“预防带状疱疹,健康中国家”的科普活动在郑州开展,多方专家呼吁全社会关注带状疱疹,助力家庭远离带状疱疹疾病带来的沉重负担,共筑“健康中国家”。

5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更应警惕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部副主任王倩称:“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易感人群,尤其对于一些高龄老人来说往往会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带状疱疹患病率高,危害性大。急性疼痛既会造成老年人慢性疾病加重,比如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血糖波动等,也会影响情绪、食欲等生活质量下降。这类人群如何做好慢病管理?除了坚持‘减油、减糖、减盐’和‘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的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之外,疫苗接种对于预防疾病也非常重要。”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老爷子,以前‘连死都不怕’的他也被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折磨了20年,他说20年来没有一天好过’。他从一个健壮老人到一个衰弱老人的转折点,就是得了带状疱疹后的神经痛,所以说这个疾病对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是很严重的。”王倩说。除了年龄因素,慢性病患者也离带状疱疹更近。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的风险都会大幅增加。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主任范立华表示:“一位60多岁的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先是因为心口不舒服到医院检查,进行了药物保守治疗;一年后他左背部出现疼痛,吃药也效果不明显,到北京医院就诊后,放了支架。回郑州后还是不舒服,直到大概十天后背部出现了疱疹,才知道原来是带状疱疹惹的祸。因为患者有糖尿病基础病,对疼痛的敏感性下降,症状不太典型,所以最开始没有发现。因此我们也提醒广大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等慢病患者,由于患病风险增加,一定要警惕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能一忍了之 ,疼痛可持续数年

带状疱疹并非简单的皮肤问题,疼痛是影响带状疱疹患者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樊肖冲介绍:“当人免疫力下降,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就可能被激活,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引发带状疱疹,这种疾病最折磨人的就是疼痛问题。最近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患者,是位眼部感染带状疱疹的老人,他来找我就诊时眼睛已经失明了。这位老人跟我说‘看不看得见无所谓,只希望能把疼治好,这个疼痛太折磨人了’。可见带状疱疹不仅仅是皮肤上起疹子这么简单的疾病。2020年带状疱疹疫苗进入我们社区后,我就带着父母第一时间接种了,算得上是我们国内第一批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的老人了。”

“老年人本身就是一个免疫力相对较低的群体,也是患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的高危群体。这个年龄段的人,很多都是从以前的艰苦年代过来的,平时觉得有点疼,总认为忍忍过几天就好了。其实还是对疾病的认知不够,往往是疾病影响生活、不得不治了,才会重视。”樊肖冲提醒希望大家能主动预防。

发挥健康“守门人”作用,医防融合助力主动健康

远离带状疱疹,积极预防是关键。预防带状疱疹的方法包括:提高基础抵抗力,清淡饮食,适度锻炼;接种疫苗也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式。社区医院是居民健康的“第一道守门人”,做好社区健康管理,提升中老年人的疾病预防意识尤为关键。

如意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副主任医师王成杰介绍到:“我们中心是河南第一家全科医生能为就诊患者开具疫苗处方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们的全科医生在接诊时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建议接种疫苗,有的病人一年内反复感冒、肺炎还得了两次,这种情况我们就会建议他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那些50岁以上的慢病患者、高龄老人,免疫力低下的高风险人群,我们会建议他打带状疱疹疫苗,对于有预约接种意向的人,我们也会向他们介绍接种疫苗需要考虑适用年龄、保护效力、禁忌证等信息。例如,有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抑制疾病患者,一般就不建议接种减毒活疫苗。我们医生把这样的科普宣传融入日常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影响患者,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知道怎么去预防,把关口前移,帮助他们去做好主动健康。”

特别声明
本文为正观号作者或机构在正观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正观新闻的观点和立场,正观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评论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微信扫一扫
在手机上浏览